“銀鱗不忍供盤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銀鱗不忍供盤俎”全詩
銀鱗不忍供盤俎。
擲向清波方圉圉。
休更取。
小槽且聽真珠雨。
分類: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漁夫舞》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夫舞》是宋代詩人史浩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漁夫舞》中文譯文:
試倩霜刀登玉縷。
銀鱗不忍供盤俎。
擲向清波方圉圉。
休更取。
小槽且聽真珠雨。
詩意與賞析:
《漁夫舞》描繪了一個漁夫在寒冷的冬天舞動漁網的場景。詩中以意象獨特的描述展現出了這一情景,表達了漁夫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美的追求。
首句“試倩霜刀登玉縷”,借用了霜刀和玉縷的意象,形容漁網在冰冷的空氣中掛在空中,仿佛一幅美麗的圖景。這句中的“試倩”意為“試借”,漁夫借助霜刀和玉縷的形象,使詩詞充滿了藝術的想象力。
接下來的兩句“銀鱗不忍供盤俎,擲向清波方圉圉”,通過銀鱗的動作,表達了漁夫對漁獲物的憐愛之情。銀鱗閃爍的光芒與清澈的水波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最后兩句“休更取,小槽且聽真珠雨”,表達了漁夫的滿足和對大自然的贊美。漁夫不再貪心地追求漁獲,而是靜靜地聆聽著小槽中落下的真珠雨聲音,這里真珠雨的形象可以被理解為冰雪的美麗。
《漁夫舞》通過精湛的意象描寫,展現了冬日寒冷中漁夫舞動漁網的美麗景象。詩中融入了大自然的元素,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美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物質與精神之間平衡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個富有詩意的畫面,讓讀者在欣賞中感受到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
“銀鱗不忍供盤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fū wǔ
漁夫舞
shì qiàn shuāng dāo dēng yù lǚ.
試倩霜刀登玉縷。
yín lín bù rěn gōng pán zǔ.
銀鱗不忍供盤俎。
zhì xiàng qīng bō fāng yǔ yǔ.
擲向清波方圉圉。
xiū gèng qǔ.
休更取。
xiǎo cáo qiě tīng zhēn zhū yǔ.
小槽且聽真珠雨。
“銀鱗不忍供盤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