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為兩鄉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又為兩鄉夢”全詩
又為兩鄉夢,看即一朝紳。
洗眼千巖秀,抽身肥馬塵。
他年乘夜雪,從子剡溪濱。
分類:
作者簡介(仲并)
約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彌性,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后在世。幼好學強記,其母嘗屏其所觀書,幾上僅余臺歷一冊,明旦默記,纖悉不誤。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調平江府學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張浚薦召至闕,為秦檜所阻,出通判鎮江府。十六年,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五),自是閑退二十年。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祿丞,晚知蘄州。
《送張持國省干歸山陰三首》仲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張持國省干歸山陰三首》
中文譯文:
送別張持國,他回到了山陰。
他的生活像我一樣貧窮。
他曾有兩個夢想,如今只成為了一個士人。
他洗凈眼中的塵埃,欣賞千山美景。
他拋開疲憊的馬匹,放飛自己的心靈。
他將來會在夜雪中前行,來到剡溪畔。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送別張持國的場景,展示了他的人生經歷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張持國生活貧寒,與詩人仲并有著相似的命運。他有過兩個夢想,但如今只能成為一個士人,可能是指只能在文人士族的圈子中謀生。然而,他通過欣賞山水之美,洗滌心靈中的塵埃。他放棄了世俗的繁忙和疲憊,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詩人展望了張持國未來的道路,他將乘著夜雪的馬車,來到剡溪畔,展開新的征途。
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的場景為背景,展現了詩人對張持國的贊揚和思考。詩中通過對張持國的描寫,間接突顯了詩人自身的境遇和心境,詩人與張持國有著相同的貧困生活經歷,但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卻不同。張持國雖然貧窮,但他在欣賞山水之美時,能夠洗滌心靈的塵埃,獲得內心的滿足和寧靜。詩人將張持國的經歷與自然景色相結合,以強調自然對人的啟迪和療愈作用。詩人通過描繪張持國乘夜雪來到剡溪畔的場景,展示了他對未來的期待和追求。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人生和追求的思考,給人以啟示和共鳴。
“又為兩鄉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āng chí guó shěng gàn guī shān yīn sān shǒu
送張持國省干歸山陰三首
chòu wèi zhāng gōng zǐ, shēng yá lèi wǒ pín.
臭味張公子,生涯類我貧。
yòu wèi liǎng xiāng mèng, kàn jí yī zhāo shēn.
又為兩鄉夢,看即一朝紳。
xǐ yǎn qiān yán xiù, chōu shēn féi mǎ chén.
洗眼千巖秀,抽身肥馬塵。
tā nián chéng yè xuě, cóng zǐ shàn xī bīn.
他年乘夜雪,從子剡溪濱。
“又為兩鄉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