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枕卷簾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支枕卷簾看”全詩
欲題無好語,支枕卷簾看。
分類:
作者簡介(仲并)
約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彌性,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后在世。幼好學強記,其母嘗屏其所觀書,幾上僅余臺歷一冊,明旦默記,纖悉不誤。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調平江府學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張浚薦召至闕,為秦檜所阻,出通判鎮江府。十六年,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五),自是閑退二十年。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祿丞,晚知蘄州。
《假山》仲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假山》是宋代詩人仲并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假山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情緒。
詩中的"峰間碧瑯玕"描繪了山峰之間翠綠的景色,"碧瑯玕"意指璀璨的翡翠之光。這里的山峰和綠色景觀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
接著,詩人提到"清風五月寒",寒意與五月的清風形成了一種對比。這種對比營造了一種微妙的氛圍,使讀者感受到五月的涼爽和清新。
接下來的兩句詩"欲題無好語,支枕卷簾看"表達了詩人對山景的贊賞之情。詩人感到無法用語言準確地描述山景之美,只能倚靠著枕頭,卷起簾子,默默地凝視著。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假山前的情景,展現出一種寧靜、安逸的氛圍。詩人通過凝視假山的景色,內心得到一種寧靜和滿足,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大自然之美的敬仰和無法言喻的贊嘆之情。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致的感悟和情感。讀者在閱讀中可以感受到山水之間的寧靜和美麗,同時也可以體會到詩人對大自然的敬仰和對美的追求。整首詩蘊含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間。
“支枕卷簾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 shān
假山
fēng jiān bì láng gān, qīng fēng wǔ yuè hán.
峰間碧瑯玕,清風五月寒。
yù tí wú hǎo yǔ, zhī zhěn juàn lián kàn.
欲題無好語,支枕卷簾看。
“支枕卷簾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