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差花竹水云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參差花竹水云間”全詩
上下亭臺煙雨外,參差花竹水云間。
從多萌剪東南柳,勝絕新增西北山。
客路十年辛苦裹,也容一日及公閒。
分類:
作者簡介(仲并)
約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彌性,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后在世。幼好學強記,其母嘗屏其所觀書,幾上僅余臺歷一冊,明旦默記,纖悉不誤。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調平江府學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張浚薦召至闕,為秦檜所阻,出通判鎮江府。十六年,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五),自是閑退二十年。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祿丞,晚知蘄州。
《舟過吳江謁臞庵翁少留為賦二詩》仲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舟過吳江謁臞庵翁少留為賦二詩
明明窗色極知晚,隔岸喧闐祗掩關。
上下亭臺煙雨外,參差花竹水云間。
從多萌剪東南柳,勝絕新增西北山。
客路十年辛苦裹,也容一日及公閒。
中文譯文:
明亮的窗紙顯露出黃昏的色彩,隔岸傳來喧囂的聲音只能掩蓋住心靈的思緒。
樓臺閣榭在雨霧之外,錯落有致地點綴著花草竹木,水面和云彩交織成一幅美妙的畫卷。
我剪下了許多東南方的垂柳,也欣賞過西北方壯麗的山景。
作為客人,經歷了十年的辛勞和艱難,終于得到了一天的閑暇,這令人欣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船上經過吳江,拜訪臞庵翁(指老僧人)并留下兩首賦詩的情景。詩人通過舟行的過程,以及船上的窗紙、隔岸的喧囂聲、樓臺閣榭、花草竹木、水面和云彩等元素,展現了一個寧靜而優美的江南風光。明亮的窗紙映照出黃昏的色彩,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日暮的寂寥。隔岸的喧囂聲與內心的思緒形成對比,顯示了作者內心的深邃和超脫。樓臺閣榭、花草竹木、水面和云彩等景物通過參差錯落的排列,營造出一幅富有韻律和層次感的畫面,凸顯了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詩中還表達了詩人對不同風景的贊美,東南方的垂柳和西北方的山巒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作為旅客的辛勞和艱苦,以及他渴望享受片刻閑暇的心情。
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抒發,展示了作者對江南風光的感悟和對人生苦樂的體驗。作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繁雜喧囂世界的超脫。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生動,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受,同時也透露出他對旅途辛勞和對片刻閑暇的渴望。整首詩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給人以靜謐、寧靜的感覺,令人沉浸其中,領略江南的美麗與動人。
“參差花竹水云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u guò wú jiāng yè qú ān wēng shǎo liú wèi fù èr shī
舟過吳江謁臞庵翁少留為賦二詩
míng míng chuāng sè jí zhī wǎn, gé àn xuān tián zhī yǎn guān.
明明窗色極知晚,隔岸喧闐祗掩關。
shàng xià tíng tái yān yǔ wài, cēn cī huā zhú shuǐ yún jiān.
上下亭臺煙雨外,參差花竹水云間。
cóng duō méng jiǎn dōng nán liǔ, shèng jué xīn zēng xī běi shān.
從多萌剪東南柳,勝絕新增西北山。
kè lù shí nián xīn kǔ guǒ, yě róng yī rì jí gōng xián.
客路十年辛苦裹,也容一日及公閒。
“參差花竹水云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