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黛色凌云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妨黛色凌云干”全詩
不妨黛色凌云干,蟠屈生綃尋尺間。
分類:
作者簡介(仲并)
約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彌性,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后在世。幼好學強記,其母嘗屏其所觀書,幾上僅余臺歷一冊,明旦默記,纖悉不誤。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調平江府學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張浚薦召至闕,為秦檜所阻,出通判鎮江府。十六年,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五),自是閑退二十年。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祿丞,晚知蘄州。
《畫枯木》仲并 翻譯、賞析和詩意
《畫枯木》是宋代詩人仲并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乞與空齋伴我閑,
風霜諳盡各蒼顏。
不妨黛色凌云干,
蟠屈生綃尋尺間。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在清靜的空齋中,與畫中的枯木為伴,放松閑適的心情。詩人通過觀察風霜侵蝕過的各種枯木,深刻感受到歲月流轉和自然的變化,同時也表達了對枯木所蘊含的美感和價值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筆觸,展現了詩人對枯木的獨特情感和審美感受。首句“乞與空齋伴我閑”表達了詩人渴望與枯木為伴,享受寧靜自由的心境。接著,“風霜諳盡各蒼顏”描繪了風霜歲月對枯木的磨礪,使它們呈現出各種蒼涼的面貌。通過運用“黛色凌云干”、“蟠屈生綃尋尺間”等形象生動的詞語,詩人將枯木的形態與質感生動描繪,凸顯了它們的獨特之美。
整首詩詞以枯木為主題,通過對枯木的觀察和描繪,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歲月變遷的感慨。詩人通過賦予枯木以美感和價值,表達了對生命力的謳歌和對堅韌不拔精神的贊美。這首詩詞在簡潔中蘊含深意,給人以啟迪和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獨特審美情趣和思辨精神。
“不妨黛色凌云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 kū mù
畫枯木
qǐ yǔ kōng zhāi bàn wǒ xián, fēng shuāng ān jǐn gè cāng yán.
乞與空齋伴我閒,風霜諳盡各蒼顏。
bù fáng dài sè líng yún gàn, pán qū shēng xiāo xún chǐ jiān.
不妨黛色凌云干,蟠屈生綃尋尺間。
“不妨黛色凌云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仄韻) 去聲十五翰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