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嵚岑何處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嵚岑何處峰”全詩
悠然方丈間,寄此千里目。
分類:
作者簡介(仲并)
約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彌性,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后在世。幼好學強記,其母嘗屏其所觀書,幾上僅余臺歷一冊,明旦默記,纖悉不誤。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調平江府學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張浚薦召至闕,為秦檜所阻,出通判鎮江府。十六年,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五),自是閑退二十年。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祿丞,晚知蘄州。
《對竹》仲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對竹》是宋代仲并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嵚岑何處峰,
來伴蕭疏竹。
悠然方丈間,
寄此千里目。
詩意:
這首詩以竹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竹的贊美和對自然的思考。詩人借助竹的形象,描繪了山峰的高聳和竹林的凌立,以及二者相互陪伴的景象。詩人在方丈靜思的時刻,通過觀察竹林,感受到了一種超越千里的視野和寧靜的境界。
賞析:
《對竹》通過對竹和山峰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壯麗景色。嵚岑和蕭疏兩個詞語形象地描繪了山峰和竹林的高聳和清幽。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在方丈里靜思,體驗到一種悠然自得的心境,感受到竹林所傳達的寧靜與安詳。詩人將竹作為自然界中的一種存在,借之表達了自己對寧靜、深遠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山峰和竹林的景象,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和感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追求。詩人將自己置身于竹林之中,通過觀察竹的姿態和氣質,獲得了一種開闊的視野和對生活的思考。這首詩以淡泊、寧靜的意境,傳達了作者對自然和內心境界的獨特感悟,給人以心靈上的慰藉和啟迪。
“嵚岑何處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ì zhú
對竹
qīn cén hé chǔ fēng, lái bàn xiāo shū zhú.
嵚岑何處峰,來伴蕭疏竹。
yōu rán fāng zhàng jiān, jì cǐ qiān lǐ mù.
悠然方丈間,寄此千里目。
“嵚岑何處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