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當垂不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會當垂不朽”全詩
幡然掛章紱,遽作臥江湖。
耆舊添佳傳,都門續故國。
會當垂不朽,名與惠山俱。
分類:
作者簡介(仲并)
約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彌性,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后在世。幼好學強記,其母嘗屏其所觀書,幾上僅余臺歷一冊,明旦默記,纖悉不誤。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調平江府學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張浚薦召至闕,為秦檜所阻,出通判鎮江府。十六年,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五),自是閑退二十年。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祿丞,晚知蘄州。
《送致政節推朱子發歸無錫二首》仲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致政節推朱子發歸無錫二首》
白發倦場屋,一官初自娛。
幡然掛章紱,遽作臥江湖。
耆舊添佳傳,都門續故國。
會當垂不朽,名與惠山俱。
中文譯文:
白發厭倦塵世之家,一位官員初次自我尋歡。
突然間,他掛起官印和紱帶,急忙躺臥在江湖之畔。
耆舊友人傳來佳音,都門內外故國情緣延續。
當他離去,他的名字將永遠流傳,與著名的惠山一同成為永恒。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官員辭去官職、歸鄉的場景。詩人將官員的心情與生活狀態以及他對故鄉的深情表達出來。官員年事已高,對官場生活感到厭倦,他決定放下一切,自我尋求內心的寧靜和快樂。他掛起官印和紱帶,象征著他告別權勢,選擇與自然相伴。耆舊的朋友們紛紛傳來好消息,他們繼續聯系并分享著彼此的故國情懷。詩人認為,這位官員的名字將會流傳下去,并與惠山這個著名的地方一同成為永恒的存在。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官員的離職歸鄉,表達了對現實世界的厭倦和對自然、故鄉的向往。官員放下權力和功名,選擇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個人的快樂,這體現了一種返璞歸真的心境。詩人以簡練的語言,凝練地表達了官員內心的掙扎和最終的決定,以及他與故鄉、友人之間的情感紐帶。詩中的"白發"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官員的年齡,"場屋"象征著繁雜的官場生活,而"一官初自娛"則表現了官員選擇自我追求的決心。整首詩情感真摯,言簡意賅,既表達了官員個人的心境,又抒發了對故鄉和友情的眷戀,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會當垂不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ì zhèng jié tuī zhū zǐ fā guī wú xī èr shǒu
送致政節推朱子發歸無錫二首
bái fà juàn chǎng wū, yī guān chū zì yú.
白發倦場屋,一官初自娛。
fān rán guà zhāng fú, jù zuò wò jiāng hú.
幡然掛章紱,遽作臥江湖。
qí jiù tiān jiā chuán, dōu mén xù gù guó.
耆舊添佳傳,都門續故國。
huì dāng chuí bù xiǔ, míng yǔ huì shān jù.
會當垂不朽,名與惠山俱。
“會當垂不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