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讀魯山于蒍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且讀魯山于蒍于”全詩
勸君莫問長安路,且讀魯山于蒍于。
分類:
作者簡介(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醉后戲贈蘇九翛(蘇常好讀元魯山文或勸入關者故戲之)》權德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醉后戲贈蘇九翛(蘇常好讀元魯山文或勸入關者故戲之)
白首書窗成巨儒,不知簪組遍屠沽。
勸君莫問長安路,且讀魯山于蒍于。
譯文:
醉后戲贈給蘇九翛(蘇常都喜歡讀元魯山的文學作品和勸誘人入關者,所以寫這首戲謔詩給他)
年老白發,以書窗為家,成為了一位巨大的儒士,卻不知道頭巾和衣襟已遍布屠夫和酒攤。
勸告你,朋友,不要再問長安的路,而是讀讀元魯山的文章和詩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幽默的方式戲謔了蘇九翛,以及一些愿意離開詩文世界來追求現實利益的人。詩人自稱已經年老白發,成為了一位巨儒,但卻沒有注意到自己身上已經被屠夫和酒攤的氣味污染。他勸告蘇九翛不要再問長安的路,而是去讀讀元魯山的文章和詩集。通過這個戲謔,詩人暗示蘇九翛過于看重現實利益,而忽略了詩文的重要性。整首詩以幽默而調侃的語調,表達出了詩人對于追求詩文藝術的推崇和對于功利主義的嘲諷。
“且讀魯山于蒍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hòu xì zèng sū jiǔ xiāo sū cháng hǎo dú yuán lǔ shān wén huò quàn rù guān zhě gù xì zhī
醉后戲贈蘇九翛(蘇常好讀元魯山文或勸入關者故戲之)
bái shǒu shū chuāng chéng jù rú, bù zhī zān zǔ biàn tú gū.
白首書窗成巨儒,不知簪組遍屠沽。
quàn jūn mò wèn cháng ān lù, qiě dú lǔ shān yú wěi yú.
勸君莫問長安路,且讀魯山于蒍于。
“且讀魯山于蒍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