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狗分明跡已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芻狗分明跡已陳”全詩
低枝斥鷃從渠笑,深水蛟龍得自神。
分類:
作者簡介(李石)
李石。少負才名,既登第,任大學博士,出主石室,就學者如云。蜀學之盛,古今鮮儷。后卒成都,時作山水小筆,風調遠俗。卒年七十外。
《次韻孫翊尉》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孫翊尉》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芻狗分明跡已陳,
鑿開七竅是天真。
低枝斥鷃從渠笑,
深水蛟龍得自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畫面,描述了一只深思熟慮的狗以及一只鷃,它們通過各自獨特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天性和本能。
賞析:
這首詩以動物為主題,通過具象的描寫展示了動物的行為和特點,同時也通過動物的形象表達了深刻的哲理。下面對每個句子進行賞析:
首句"芻狗分明跡已陳",描述了一只狗的形象。"芻狗"指的是一只衰弱的、貧瘠的狗,"分明跡已陳"意味著它的特征和跡象已經非常清晰可見。這句話所展現的是狗的真實、樸實和真誠的品質。
接下來一句"鑿開七竅是天真",表達了一只鷃的形象。"鑿開七竅"指的是鷃的聰明才智,它們通過鑿開七個竅洞來表現自己的機智和聰慧。"是天真"則強調了鷃的純真和天性。
第三句"低枝斥鷃從渠笑",描繪了一只鷃的形象。"低枝"指的是鷃棲息的位置,而"斥鷃從渠笑"則暗示鷃對處于低處的獵物嘲笑和蔑視。這句話所展現的是鷃的傲慢和自負。
最后一句"深水蛟龍得自神",描述了一只蛟龍的形象。"深水"表示蛟龍生活在深水中,而"得自神"則表達了蛟龍具有神性和神秘的特質。這句話所展現的是蛟龍的威嚴和超凡的力量。
整首詩以動物的形象展示了它們各自的特點和本能,通過對比和對照,強調了動物天性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同時,這首詩也暗示了人類的天性和性格的多樣性,以及人性中的善與惡、純真與傲慢等相互對立的特質。
“芻狗分明跡已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sūn yì wèi
次韻孫翊尉
chú gǒu fēn míng jī yǐ chén, záo kāi qī qiào shì tiān zhēn.
芻狗分明跡已陳,鑿開七竅是天真。
dī zhī chì yàn cóng qú xiào, shēn shuǐ jiāo lóng dé zì shén.
低枝斥鷃從渠笑,深水蛟龍得自神。
“芻狗分明跡已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