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惜弊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蝸牛惜弊廬”全詩
風時甘伏枕,風雨阻來車。
藥裹衣巾內,梅花酒盞疏。
江湖慰寂寞,一紙故人書。
分類:
作者簡介(李石)
李石。少負才名,既登第,任大學博士,出主石室,就學者如云。蜀學之盛,古今鮮儷。后卒成都,時作山水小筆,風調遠俗。卒年七十外。
《周參政惠書唁及亡兒開二首》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周參政惠書唁及亡兒開二首》是宋代詩人李石的作品。這首詩以悼念逝去的兒子和思念亡友的情感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緒和寂寞之情。
詩中的第一句“顙馬非才具,蝸牛惜弊廬”意味著詩人的才能有限,不能為上級朝廷做出更多的貢獻,而自己的生活卻十分困苦。接著描述了風雨交加的日子里,詩人甘愿枕風而眠,卻因風雨的阻隔而無法前往親友之間。詩中還提到了藥物包裹在衣巾之中,顯示了詩人身體上的疾病和痛苦。梅花酒盞的形象是對孤寂的寄托,象征著詩人內心的憂傷與寂寞。最后一句“江湖慰寂寞,一紙故人書”表達了詩人藉由收到故友的書信而在江湖之間尋找安慰和慰藉。
這首詩通過描繪詩人物質生活的困窘和內心的孤寂,表達了對逝去兒子和亡友的思念之情。詩人以簡練的語言和樸素的描寫,展現了自己在世俗紛爭中的無奈和困頓。詩詞抒發了作者對生活的無奈和對友情家庭的思念,以及對自身才能的自省。整首詩流露出深深的憂傷和寂寞之意,觸動人心,引發讀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情世故的體悟。
這首詩以簡短的篇幅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凝練而真摯。通過對個人命運和人際關系的反思,詩人以純粹的情感表達了生活中的困頓、憂傷和孤寂。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人生的艱辛和無奈,同時也能體會到詩人對友情和親情的珍視和懷念之情。這首詩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內涵,讓讀者思考生活的意義和價值,引發共鳴和共情。
“蝸牛惜弊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u cān zhèng huì shū yàn jí wáng ér kāi èr shǒu
周參政惠書唁及亡兒開二首
sǎng mǎ fēi cái jù, wō niú xī bì lú.
顙馬非才具,蝸牛惜弊廬。
fēng shí gān fú zhěn, fēng yǔ zǔ lái chē.
風時甘伏枕,風雨阻來車。
yào guǒ yī jīn nèi, méi huā jiǔ zhǎn shū.
藥裹衣巾內,梅花酒盞疏。
jiāng hú wèi jì mò, yī zhǐ gù rén shū.
江湖慰寂寞,一紙故人書。
“蝸牛惜弊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