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上臥龍香線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壁上臥龍香線斷”全詩
壁上臥龍香線斷,柱間題鳳墨痕深。
倉皇不瞑思君眼,輾轉猶希住世心。
真意自天渠信否,贈篇聊當閣中箴。
分類:
作者簡介(李石)
李石。少負才名,既登第,任大學博士,出主石室,就學者如云。蜀學之盛,古今鮮儷。后卒成都,時作山水小筆,風調遠俗。卒年七十外。
《用之相訪忽憶漢孫不得一脈以死用前韻》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詩人李石所作,題為《用之相訪忽憶漢孫不得一脈以死用前韻》。詩人敘述自己叩門剝啄、涕淚沾襟,突然想起了一位僧人孫孝廉,他身患重疾,壁上的龍紋香線已經斷裂,柱間的鳳凰墨跡卻深入心扉。詩人不禁想起了這位忠誠、堅韌的僧人,自己也感到了思念之情。他不愿安眠,輾轉反側,依然懷念著故人,不知道他的真心話是否能夠傳達到天渠之上。于是他贈送了這篇詩,寄托著對故人的思念之情,也是對自己的告慰和勉勵。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故人孫孝廉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于真實情感的追求。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面對分別或者離別,但是真摯的情感卻能夠經受時間的考驗,甚至可以超越生死。詩中的壁龍、柱鳳,象征著孫孝廉的忠貞不渝,也表達了詩人對于這種品質的推崇和敬仰。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的意境深遠,寄托著對于真誠情感的追求和對于忠貞不渝的崇敬之情。
“壁上臥龍香線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ng zhī xiāng fǎng hū yì hàn sūn bù dé yī mài yǐ sǐ yòng qián yùn
用之相訪忽憶漢孫不得一脈以死用前韻
kòu mén bāo zhuó tì zhān jīn, hū yì sēng sūn bìng gǔ qīn.
叩門剝啄涕沾襟,忽憶僧孫病骨侵。
bì shàng wò lóng xiāng xiàn duàn, zhù jiān tí fèng mò hén shēn.
壁上臥龍香線斷,柱間題鳳墨痕深。
cāng huáng bù míng sī jūn yǎn, zhǎn zhuǎn yóu xī zhù shì xīn.
倉皇不瞑思君眼,輾轉猶希住世心。
zhēn yì zì tiān qú xìn fǒu, zèng piān liáo dāng gé zhōng zhēn.
真意自天渠信否,贈篇聊當閣中箴。
“壁上臥龍香線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