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羸病綠珠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羸病綠珠愁”全詩
白草辭邊騎,青門別故侯。
摧殘寶劍折,羸病綠珠愁。
日暮寒風起,猶疑大漠秋。
分類:
作者簡介(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送張將軍歸東都舊業》權德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張將軍歸東都舊業》詩意表達了將軍張歸東還鄉,放棄功名,回歸舊業的深情。具體分析如下:
詩詞中的“功名不復求,舊業向東周”,表明了張將軍不再追求功名,而是選擇回到東都,聚集舊日的事業。他將戰爭的邊界拋諸腦后,而轉往青門。這里的“青門”指的是東都的宮門,這是將軍歸還京都的象征。通過這句詩,作者表達了將軍放下功名,返鄉從事他舊業的堅定決心。
接下來的兩句詩,“白草辭邊騎,青門別故侯”,描述了將軍辭別了邊地的戰馬,告別了過去的榮耀和地位。他辭別了將軍的身份,選擇了回歸平凡的生活。這也體現了作者對將軍深深的敬意和惋惜。
“摧殘寶劍折,羸病綠珠愁”,這兩句描繪了將軍棄劍休戰,劍折了,寶劍也象征著將軍的榮譽。而“羸病綠珠愁”則很形象地描述了將軍變得憔悴病弱的身體,心中充滿了憂愁和憂慮。
最后兩句詩,“日暮寒風起,猶疑大漠秋”,暗喻了將軍在回歸的路上,仍然猶豫不決。日暮山寒,寒風凜冽,正似大漠的秋天。這里的大漠也可視為將軍的離別之地,將軍在大漠決定返鄉的心緒被寫得非常細膩,時而猶豫不決,時而孤獨憂傷。
通過這首詩詞,權德輿向我們展現了將軍放下功名,回歸舊業的內心世界以及他的憂思憂慮。這首詩詞寄托了對將軍的敬意和懷念,同時也展示了戰爭與平靜、憂傷與決心之間的反差。
“羸病綠珠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āng jiāng jūn guī dōng dōu jiù yè
送張將軍歸東都舊業
gōng míng bù fù qiú, jiù yè xiàng dōng zhōu.
功名不復求,舊業向東周。
bái cǎo cí biān qí, qīng mén bié gù hóu.
白草辭邊騎,青門別故侯。
cuī cán bǎo jiàn zhé, léi bìng lǜ zhū chóu.
摧殘寶劍折,羸病綠珠愁。
rì mù hán fēng qǐ, yóu yí dà mò qiū.
日暮寒風起,猶疑大漠秋。
“羸病綠珠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