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訪幽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人訪幽獨”全詩
風波一搖蕩,天地幾翻覆。
孤螢出荒池,落葉穿破屋。
勢利長草草,何人訪幽獨。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琴曲歌辭·蔡氏五弄·秋思》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琴曲歌辭·蔡氏五弄·秋思
秋思
身病時亦危,逢秋多慟哭。
風波一搖蕩,天地幾翻覆。
孤螢出荒池,落葉穿破屋。
勢利長草草,何人訪幽獨。
【中文譯文】
秋天思念
身體病弱時也危險,一到秋天就常常傷心哭泣。
風波一起,天地好像翻覆多次。
孤螢從荒涼的池子里飛出來,落葉穿過破舊的屋子。
世間的虛榮一片草木茂盛,有誰會來探望那幽寂的孤獨呢?
【詩意】
這首詩以作者在秋天時的思念之情為主題,詩中揭示了作者身體病弱和逢秋時的憂傷。作者借由秋天的景象,表達出對風波變幻和世俗勢利的感嘆,以及對孤寂和被忽略的苦悶之感。詩意中透露出一種對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并呼喚人們的關懷和關注。
【賞析】
《秋思》是唐代詩人司空圖的作品,以其簡練的文字展現了深刻的情感。詩的第一句傳達了作者在身體虛弱的時候,感受到自身的危險和不穩定,加之秋天陰沉的氣氛,使得作者情緒低落,經常傷心落淚。接著的兩句,通過使用風波和天地翻覆的意象,表達了作者的情感起伏和內心的不安定。詩中的孤螢和落葉,則象征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助,而破舊的屋子和茂盛的草木則暗示了世間虛榮和勢利的景象。最后一句呼喚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和關愛,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渴望。整首詩在簡潔的語言中,透露出深深的哀愁和對人情世態的思考。
“何人訪幽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n qǔ gē cí cài shì wǔ nòng qiū sī
琴曲歌辭·蔡氏五弄·秋思
shēn bìng shí yì wēi, féng qiū duō tòng kū.
身病時亦危,逢秋多慟哭。
fēng bō yī yáo dàng, tiān dì jǐ fān fù.
風波一搖蕩,天地幾翻覆。
gū yíng chū huāng chí, luò yè chuān pò wū.
孤螢出荒池,落葉穿破屋。
shì lì zhǎng cǎo cǎo, hé rén fǎng yōu dú.
勢利長草草,何人訪幽獨。
“何人訪幽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