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見雖若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隱見雖若殊”全詩
流膏穿厚地,配此凌云姿。
隱見雖若殊,雪霜俱不移。
置身茍身地,共保千歲期。
分類:
作者簡介(曾協)
曾協(?-1173)字同季,號云莊。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南宋詩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孫。曾鞏之侄孫。宋紹興年間,舉進士不第,以蔭授長興、遷嵊縣丞,繼為鎮江、臨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撫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終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詩文。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
《擬古六首》曾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古六首》是宋代詩人曾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迢迢千尺松,下有綠發龜。
迢迢:形容綿延不絕之意;千尺:高大的松樹。詩中以松樹喻人,形象地描繪出一位高大的人物形象。綠發龜指青藻覆蓋的龜背。
詩意:詩人通過描繪千尺高的松樹和蔓生青藻的龜背,表達出人物的高貴和與眾不同的氣質。松樹象征堅貞不屈,青藻象征歲月的長久,這些形象暗示了詩人對于高尚品質和長久價值的追求。
流膏穿厚地,配此凌云姿。
流膏:松樹上的松脂。穿厚地:滲透入深厚的土地。凌云姿:高聳入云的儀態。
詩意:這兩句表達了松樹流淌的松脂穿透厚重的土地,以及高聳入云的姿態。詩人通過描繪松樹如此高大挺拔的形象,表達了對于堅韌不拔、追求卓越的理想追求。
隱見雖若殊,雪霜俱不移。
隱見:指不同的人物形象。殊:不同。
詩意:詩人表達了不同人物形象的隱匿和不同,但無論是誰,都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不受歲月的侵蝕。這反映了詩人對于高尚品質的堅持和追求。
置身茍身地,共保千歲期。
茍身:勉強生存。期:時光。
詩意:詩人倡導在這個世界上,無論身處何地,都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和追求,共同守護千年的理想和價值。通過這句話,詩人呼吁人們要堅守自己的信念,不管面對何種困難和挑戰,都要堅持不懈。
這首詩詞以松樹為象征,通過描繪松樹的高大、堅韌和追求卓越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于高尚品質和理想追求的思考。通過與自然界的對比,詩人呼喚人們堅守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追求千年的理想和價值。整首詩詞意境高遠,語言簡練,表達了對高尚品質和人生追求的崇高贊美。
“隱見雖若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gǔ liù shǒu
擬古六首
tiáo tiáo qiān chǐ sōng, xià yǒu lǜ fā guī.
迢迢千尺松,下有綠發龜。
liú gāo chuān hòu dì, pèi cǐ líng yún zī.
流膏穿厚地,配此凌云姿。
yǐn jiàn suī ruò shū, xuě shuāng jù bù yí.
隱見雖若殊,雪霜俱不移。
zhì shēn gǒu shēn dì, gòng bǎo qiān suì qī.
置身茍身地,共保千歲期。
“隱見雖若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