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付稱家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付稱家兒”全詩
駑材元有限,逸駕自難追。
方指青云路,俄聞薤露詩。
鵬程千萬里,卻付稱家兒。
分類:
作者簡介(曾協)
曾協(?-1173)字同季,號云莊。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南宋詩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孫。曾鞏之侄孫。宋紹興年間,舉進士不第,以蔭授長興、遷嵊縣丞,繼為鎮江、臨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撫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終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詩文。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
《倪文舉寺簿挽詩三首》曾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倪文舉寺簿挽詩三首》是宋代詩人曾協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倪文舉在官場上的得意和辛酸,展現了作者對倪文舉的贊美和自己的無奈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倪文舉寺簿挽詩三首》
水國相從日,文場并進時。
水國指的是倪文舉的故鄉,相從日表示他在官場上逐漸嶄露頭角。文場并進時則指他在文學、政治等領域都有出色的表現。
駑材元有限,逸駕自難追。
駑材意味著倪文舉的才華有限,雖然他有一些出色的成就,但卻難以追趕他的抱負和追求。
方指青云路,俄聞薤露詩。
方指的是曾協,他在這里表達了自己對倪文舉的贊美。青云路是指高升的途徑,薤露詩則指曾協自己的作品,表示他的才華也得到了一定的認可。
鵬程千萬里,卻付稱家兒。
鵬程意味著倪文舉的前程遠大,前途光明。但卻付出了家庭的牽掛和犧牲,稱家兒表示他離開了家鄉,追求事業的成功。
這首詩詞以對倪文舉的贊美和自身的無奈之情為主題,通過對倪文舉在官場和文學界的成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敬佩和羨慕之情。同時,作者也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不滿,認識到自己的才華有限,無法追趕倪文舉的成就。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人物和自身的對比,展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卻付稱家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í wén jǔ sì bù wǎn shī sān shǒu
倪文舉寺簿挽詩三首
shuǐ guó xiāng cóng rì, wén chǎng bìng jìn shí.
水國相從日,文場并進時。
nú cái yuán yǒu xiàn, yì jià zì nán zhuī.
駑材元有限,逸駕自難追。
fāng zhǐ qīng yún lù, é wén xiè lù shī.
方指青云路,俄聞薤露詩。
péng chéng qiān wàn lǐ, què fù chēng jiā ér.
鵬程千萬里,卻付稱家兒。
“卻付稱家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