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羞季子尚飛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羞季子尚飛箝”全詩
學博自應前輩似,才多真可萬人兼。
心傳家法書仍在,腹有成章筆未拈。
雄辯縱橫皆正論,卻羞季子尚飛箝。
分類:
作者簡介(曾協)
曾協(?-1173)字同季,號云莊。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南宋詩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孫。曾鞏之侄孫。宋紹興年間,舉進士不第,以蔭授長興、遷嵊縣丞,繼為鎮江、臨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撫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終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詩文。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
《次韻謝鄭仲南惠詩二首》曾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謝鄭仲南惠詩二首》是宋代曾協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對鄭仲南的贊美和敬意,同時展現了作者自身的才華和學識。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毫端萬態斗森嚴,
山比崇高粟比纖。
學博自應前輩似,
才多真可萬人兼。
心傳家法書仍在,
腹有成章筆未拈。
雄辯縱橫皆正論,
卻羞季子尚飛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極其精煉的語言表達了對鄭仲南的贊美和敬意。詩的開頭以"毫端萬態斗森嚴"形容鄭仲南筆下的毛筆,表達了他的書法技藝精湛,每一筆都充滿了生動的變化和莊嚴的氣勢。接著,"山比崇高粟比纖"的比喻描繪了鄭仲南學問的廣博和精深,他的學識如高山一般崇高,而他的才華則如細小的粟粒一般纖細。
詩中提到了"學博自應前輩似",表明鄭仲南的學識應當與前輩相媲美,顯示了他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承襲。而"才多真可萬人兼"一句則贊美了鄭仲南才華出眾,可以在萬人之中獨占一席之地。
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作者自身的心境。"心傳家法書仍在"意味著作者懷揣著家族的傳統和家訓,心中仍然珍藏著這些寶貴的傳承。"腹有成章筆未拈"則暗示了作者還有許多未寫成的篇章和作品,展現了他豐富的文學創作潛力。
最后兩句"雄辯縱橫皆正論,卻羞季子尚飛箝"則表達了作者的謙遜和自省。雖然他的辯才可以在各個領域自由馳騁,但他卻感到慚愧,因為與季子尚這樣的杰出人物相比,他自認為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贊美了鄭仲南的書法和學識,同時展示了作者自身的才華和謙遜。通過對藝術和學問的贊美,詩詞傳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承繼的思考,體現了宋代士人的學識修養和人文情懷。
“卻羞季子尚飛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xiè zhèng zhòng nán huì shī èr shǒu
次韻謝鄭仲南惠詩二首
háo duān wàn tài dòu sēn yán, shān bǐ chóng gāo sù bǐ xiān.
毫端萬態斗森嚴,山比崇高粟比纖。
xué bó zì yīng qián bèi shì, cái duō zhēn kě wàn rén jiān.
學博自應前輩似,才多真可萬人兼。
xīn chuán jiā fǎ shū réng zài, fù yǒu chéng zhāng bǐ wèi niān.
心傳家法書仍在,腹有成章筆未拈。
xióng biàn zòng héng jiē zhèng lùn, què xiū jì zǐ shàng fēi qián.
雄辯縱橫皆正論,卻羞季子尚飛箝。
“卻羞季子尚飛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