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無風月三千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愧無風月三千首”全詩
不憂五柳荒松菊,敢嘆三閭帶杜蘅。
愧無風月三千首,賴有絲桐一再行。
誰似孔庭能父子,繼揮高韻思如傾。
分類:
作者簡介(曾協)
曾協(?-1173)字同季,號云莊。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南宋詩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孫。曾鞏之侄孫。宋紹興年間,舉進士不第,以蔭授長興、遷嵊縣丞,繼為鎮江、臨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撫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終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詩文。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
《次趙有翼簡徐圣可元韻》曾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趙有翼簡徐圣可元韻》是宋代曾協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示了作者對清凈、高雅之境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自己文學才華的自謙之情。
詩詞中沒有提供具體的中文譯文,因此我無法給出完整的翻譯。不過,我可以簡要解析詩詞的意境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作者曾協已經寫過一首關于幽居晚清的詩作為開頭,表示自己已經表達過對幽居清靜生活的贊美。接下來,作者表達了自己想要通過穿越絕壁去尋訪更加清幽之地的愿望。他并不擔心五柳荒涼、松菊凋零的景象,而是憧憬著能夠感受到更加神清氣爽的境界。
接著,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文學作品的謙虛之情。他感到愧疚,覺得自己的詩詞作品不足以與那三千首風月之作相媲美。然而,他卻幸運地擁有一支絲桐,指的是一種古琴,暗示自己雖然詩詞作品不多,但仍能在文學創作上有所成就。
最后,詩詞表達了對孔庭能父子的贊賞。孔庭能是宋代著名文學家孔平仲的父親,他們父子在文學上都有卓越的才華。詩詞中提到作者繼承了孔庭能高雅的文學傳統,表達了自己希望能夠繼續傳承高尚文學藝術的愿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文學傳統的描繪,表達了對清凈高雅之境的向往和對自身文學才華的自謙之情。通過對比自然景物和文學傳統的差距,詩詞中也體現了一種對于追求卓越和自我超越的努力精神。
“愧無風月三千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zhào yǒu yì jiǎn xú shèng kě yuán yùn
次趙有翼簡徐圣可元韻
yǐ xiàng yōu jū fù wǎn qīng, yù jīng jué bì fǎng shén qīng.
已向幽居賦晚清,欲經絕壁訪神清。
bù yōu wǔ liǔ huāng sōng jú, gǎn tàn sān lǘ dài dù héng.
不憂五柳荒松菊,敢嘆三閭帶杜蘅。
kuì wú fēng yuè sān qiān shǒu, lài yǒu sī tóng yī zài xíng.
愧無風月三千首,賴有絲桐一再行。
shuí shì kǒng tíng néng fù zǐ, jì huī gāo yùn sī rú qīng.
誰似孔庭能父子,繼揮高韻思如傾。
“愧無風月三千首”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