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兒輩共憎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妨兒輩共憎渠”全詩
十年向走半天下,萬卷不稱行秘書。
故自高懷嫌入俗,不妨兒輩共憎渠。
臨行半偈如何道,裂轉虛空最起予。
分類:
《吊無為照老三首》李流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吊無為照老三首》是宋代李流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彈指超然一念初,
從儒從佛兩遽廬。
十年向走半天下,
萬卷不稱行秘書。
故自高懷嫌入俗,
不妨兒輩共憎渠。
臨行半偈如何道,
裂轉虛空最起予。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李流謙超脫塵世的心境和對自身修行的思考。他以彈指一揮間能夠超越塵囂,表達了超然自在的心態。他曾經跟隨儒家和佛家的學說修行,但最終發現兩者都有局限,不足以解答人生之謎。他在過去十年中四處游歷,但對于他來說,讀萬卷書并不能讓他成為真正的秘書,也無法滿足他的渴望。
李流謙對自己的高傲和厭惡世俗的態度并不妨礙他與晚輩共同憎惡同樣的事物。在他即將離去之際,他思考如何以半偈(佛經中的一種誦經方式)表達自己的心境,最終他選擇了一種破碎虛空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的覺悟。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李流謙對人生和修行的思考,以及他對世俗的厭惡和追求超脫的渴望。詩中的“彈指超然一念初”揭示了詩人超越塵世的心境,以及他對世俗喧囂的超脫態度。他通過游歷十年,閱讀大量書籍來尋求答案,但最終認識到世間的學問并不能解決生命的奧秘。
詩人對自己高傲的態度并不是自負,而是對世俗的嫌棄。他并不孤立,晚輩與他共同憎惡世俗,這也表明他的見解得到了某種程度的認同。最后,他選擇了一種破碎虛空的方式,以表達自己的覺悟和對人生的領悟。
整首詩詞以簡練、寥寥數語的方式,表達了李流謙內心的深邃思考和對修行道路的追求。同時,通過對世俗嫌棄和超脫的描繪,詩詞傳達了一種追求真理和解脫的情感,呼喚著人們對生命的思考和超越。
“不妨兒輩共憎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ào wú wéi zhào lǎo sān shǒu
吊無為照老三首
tán zhǐ chāo rán yī niàn chū, cóng rú cóng fú liǎng jù lú.
彈指超然一念初,從儒從佛兩遽廬。
shí nián xiàng zǒu bàn tiān xià, wàn juǎn bù chēng xíng mì shū.
十年向走半天下,萬卷不稱行秘書。
gù zì gāo huái xián rù sú, bù fáng ér bèi gòng zēng qú.
故自高懷嫌入俗,不妨兒輩共憎渠。
lín xíng bàn jì rú hé dào, liè zhuǎn xū kōng zuì qǐ yǔ.
臨行半偈如何道,裂轉虛空最起予。
“不妨兒輩共憎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