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冷朝陽未吐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挾冷朝陽未吐光”全詩
東君自識沈潛意,誰道陰柔解變剛。
分類:
《次韻立春后余寒二首》李流謙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立春后余寒二首》是宋代李流謙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挾冷朝陽未吐光,
小池猶有夜來霜。
東君自識沈潛意,
誰道陰柔解變剛。
中文譯文:
抱著寒冷的朝陽未完全升起,
小池塘上仍有夜晚的霜凍。
東方的君王明白沈默中的深意,
有誰能明了陰柔解決剛強之道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春天剛剛到來的早晨景象,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哲理觸動。詩中使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來抒發內心的情感和思索。
第一句描述了寒冷的朝陽尚未完全升起的景象,暗示著春天剛剛開始,寒氣仍然存在,感覺還沒有完全解脫寒冷的束縛。這里的寒冷朝陽可以被視為春天即將到來的象征,但它尚未完全展現出它的光芒,暗示著未來仍然存在著挑戰和困難。
第二句描述了小池塘上仍然有夜晚的霜凍,說明即使春天已經到來,但仍有殘余的寒冷。這種景象增強了詩詞中對于寒冷的描繪,同時也暗示著人們內心的冷淡和冷漠。
第三句中的"東君"指的是東方的君王,意味著明君或有智慧的統治者。詩中表達了東方君王對于隱藏在沉默中的深意的理解。這種沉默和深意可以被理解為內在的力量和智慧,它可以解決剛強的問題,使事物得以和諧。
最后一句提出了一個問題,即有誰能夠理解陰柔解決剛強之道呢?這里的陰柔和剛強可以被視為相對的概念,陰柔代表柔和、溫順、內斂,而剛強代表堅決、強硬、外放。詩詞表達了對于陰柔的重要性和其在解決問題中的價值。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思考的表達方式,傳達了作者對于春天來臨的思考和對于陰柔之道的贊賞。同時,詩詞也引發了讀者對于陰柔力量和解決問題的深思。
“挾冷朝陽未吐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ì chūn hòu yú hán èr shǒu
次韻立春后余寒二首
xié lěng zhāo yáng wèi tǔ guāng, xiǎo chí yóu yǒu yè lái shuāng.
挾冷朝陽未吐光,小池猶有夜來霜。
dōng jūn zì shí shěn qián yì, shuí dào yīn róu jiě biàn gāng.
東君自識沈潛意,誰道陰柔解變剛。
“挾冷朝陽未吐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