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劍昔未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龍劍昔未發”全詩
向非張茂先,孰辨斗牛光。
神物不自達,圣賢亦彷徨。
我行豐城野,慷慨心內傷。
分類:
作者簡介(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豐城劍池驛感題》權德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豐城劍池驛感題》是唐代權德輿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龍劍昔未發,泥沙相晦藏。
向非張茂先,孰辨斗牛光。
神物不自達,圣賢亦彷徨。
我行豐城野,慷慨心內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站在豐城劍池驛的感受和思考。詩中提到了一把名叫“龍劍”的劍,它曾經未曾出鞘,黯然埋沒在泥沙之中。作者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思考,他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能夠比擬的張茂先生,也無法辨別出那斗牛的光芒。神靈和圣賢都感到迷茫和困惑。在豐城的原野上行走,作者內心感到悲痛和慷慨激昂。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沉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情感。詩中的龍劍象征著英雄的精神和力量,但它卻被埋沒在泥沙之中,沒有展現出它應有的光芒和威力。這種情境引發了作者對于英雄精神的思考,他感嘆在當時的社會中找不到像張茂先生那樣的英雄人物,也無法辨別出真正的英雄光芒。這種迷茫和困惑不僅存在于神物,也困擾著圣賢。最后,作者描述了自己在豐城野上行走時內心的悲痛和慷慨激昂,表達了對于現實的不滿和對于真正英雄精神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短的篇幅表達了作者對于英雄精神的思考和對于現實的反思。通過描繪龍劍的隱匿和在豐城野上的行走,作者傳達了一種內心的痛苦和對于理想世界的向往。這首詩詞雖然簡短,但通過精確的語言和意象的運用,成功地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對于人性的思考。
“龍劍昔未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chéng jiàn chí yì gǎn tí
豐城劍池驛感題
lóng jiàn xī wèi fā, ní shā xiāng huì cáng.
龍劍昔未發,泥沙相晦藏。
xiàng fēi zhāng mào xiān, shú biàn dòu niú guāng.
向非張茂先,孰辨斗牛光。
shén wù bù zì dá, shèng xián yì páng huáng.
神物不自達,圣賢亦彷徨。
wǒ xíng fēng chéng yě, kāng kǎi xīn nèi shāng.
我行豐城野,慷慨心內傷。
“龍劍昔未發”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