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貪三昧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貪三昧酒”全詩
不貪三昧酒,共駕一乘車。
猿饋霜余果,僧烹粥后茶。
我來無供養,唯讀妙蓮華。
分類:
《五百羅漢洞》李流謙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五百羅漢洞》是宋代李流謙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五百個云霞侶(比喻佛陀的弟子)生活在一起的場景。詩人表達了他們不貪求塵世的享受,相互扶持,共同修行的精神。
這首詩詞包含著深刻的詩意,展現了佛教的理念。五百個云霞侶象征著佛教中的眾生,他們共同選擇了修行佛法的道路。他們放下世俗的欲望,不追求物質享受,而是以清凈的心靈追求精神上的滿足。他們不貪求三昧酒,這里的三昧酒指的是塵世間的歡愉和紛擾,而是選擇共同乘坐一輛車,象征著同往佛法的道路上。
詩中提到猿饋霜余果,僧烹粥后茶,這些描寫表現了他們的簡樸生活。佛教中,僧人過著清凈的生活,不追求物質享受,而是以簡單的食物為生。猿饋霜余果可以理解為大自然的饋贈,而僧烹粥后喝茶則是他們日常的飲食。這些描寫體現了他們對物質的淡泊態度和對內心修行的專注。
詩人在最后兩句表達了自己的心境,他來到這個五百羅漢洞并沒有帶上供養的物品,他所能獻上的只有閱讀妙蓮華經典的心靈。這里的妙蓮華指的是佛法的經典,通過閱讀經典,詩人尋求心靈的滿足和升華。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五百云霞侶的生活場景,表達了佛教的理念和修行者的精神追求。詩人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讓讀者感受到了佛法的力量和修行者內心的寧靜和平和。這首詩詞具有深遠的哲理和啟迪,讓人思索人生的真諦和內心的凈化。
“不貪三昧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bǎi luó hàn dòng
五百羅漢洞
wǔ bǎi yún xiá lǚ, tóng bāo shēng fó jiā.
五百云霞侶,同胞生佛家。
bù tān sān mèi jiǔ, gòng jià yī chéng chē.
不貪三昧酒,共駕一乘車。
yuán kuì shuāng yú guǒ, sēng pēng zhōu hòu chá.
猿饋霜余果,僧烹粥后茶。
wǒ lái wú gōng yǎng, wéi dú miào lián huá.
我來無供養,唯讀妙蓮華。
“不貪三昧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