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姑陳后承恩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斑姑陳后承恩早”全詩
斑姑陳后承恩早,衰悴難堪似少時。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偶題》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題》是宋代詩人姜特立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于時間流逝和人生變幻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首句寫道:“莫恨盧姬嫁得遲,尚能料理舊容儀。”這句話描繪了一個女子(盧姬)婚嫁晚,但仍能保持容貌和儀態的美麗。這表達了對于時光的流逝和外貌的變遷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對于女性自尊和堅韌品質的贊美。
接下來的兩句:“斑姑陳后承恩早,衰悴難堪似少時。”寫到了另一個女性(斑姑),她在年輕時就承受了許多艱辛和困苦,早早地失去了容貌的光彩。這里通過對比描寫,表達了對于歲月無情的感嘆,以及對于女性在逆境中堅強面對的敬佩。
整首詩以描述兩位女性的境遇為線索,通過對比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它傳達出一種對于光陰易逝的深刻認識,以及人生經歷中對于美麗、堅韌和易逝的感悟。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含蓄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對于女性的贊美。它引發讀者對于時間流逝、容顏易老和生命意義的思考,同時也凸顯了詩人對于生命中堅韌不拔的精神的推崇。
“斑姑陳后承恩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tí
偶題
mò hèn lú jī jià dé chí, shàng néng liào lǐ jiù róng yí.
莫恨盧姬嫁得遲,尚能料理舊容儀。
bān gū chén hòu chéng ēn zǎo, shuāi cuì nán kān shì shǎo shí.
斑姑陳后承恩早,衰悴難堪似少時。
“斑姑陳后承恩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