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頭風月四時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溪頭風月四時新”全詩
沮溺相逢如借問,報言老子自知津。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和潘倅新溪七首》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潘倅新溪七首》是宋代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溪頭的風景在四季中都顯得新鮮,
機緣盡得之后,我依然喜歡看見烏鳥親近。
我們相遇時彼此陷入了迷惑,就像是互相請教問題,
但我回答說,老子自己清楚自己的路途。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姜特立在溪頭欣賞風景時的心境。他感嘆溪頭的風景在四季更迭中始終保持新鮮,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自然景色的喜愛。詩中提到的烏鳥親近,暗示著作者與自然的親近和和諧關系。在與他人相遇時,他們互相探討疑惑,但作者的回答表明他對自己的人生和道路有著清晰的認知。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姜特立通過描寫溪頭風景的新鮮和烏鳥的親近,表達了他與自然的親密關系和對自然美的感受。此外,他與他人相遇時的對話揭示了他對個人生命道路的自信和洞察力。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和人生的觀察,傳達了作者對美和真理的追求。
姜特立是宋代文學家,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為題材,以簡潔的語言表達深刻的思想。這首詩詞展示了他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具有典型的宋代文學特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入的思考,他成功地表達了對自然美和人生真理的追求,給讀者帶來了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溪頭風月四時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pān cuì xīn xī qī shǒu
和潘倅新溪七首
xī tóu fēng yuè sì shí xīn, jī jǐn hái xīn wū niǎo qīn.
溪頭風月四時新,機盡還欣烏鳥親。
jǔ nì xiāng féng rú jiè wèn, bào yán lǎo zi zì zhī jīn.
沮溺相逢如借問,報言老子自知津。
“溪頭風月四時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