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山花與溪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寄語山花與溪鳥”全詩
寄語山花與溪鳥,今回莫作故吾看。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題共閒亭五首》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共閒亭五首》是姜特立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幾年在玉殿中擔任仙班之職,但如今他已經回到山間的小亭中。詩中透露出對山花和溪鳥的思念之情,并寄語它們,希望它們不要作為舊時的記憶而出現,而是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在他的眼前。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清新的意象展現出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然的熱愛。通過描繪自己曾在玉殿中的仙班生活,作者似乎在暗示人世間的榮華富貴與他內心真正向往的自然之間的對比。霜滿烏靴和塵滿冠傳達了作者在世俗塵囂中歷經滄桑的感受,而回到山間的小亭則象征著他重新獲得內心寧靜和自由的狀態。
寄語山花與溪鳥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思念和向往。他希望山花和溪鳥不要再以過去的身份出現,而是展現出新的面貌,使他能夠欣賞到它們全新的魅力。這種寄語既是對自然界的渴望,也可以理解為對人世間的變遷與虛幻的拒絕,作者希望拋開過去的記憶,以全新的眼光去感受自然的美好。
《題共閒亭五首》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自然和心靈自由的向往。它表現了對現實世界中虛幻與變遷的疲倦,以及對自然純粹與恒久之美的追求。同時,詩中蘊含了對自我和內心世界的探索,表達了作者渴望脫離塵世的欲望和對真實自我的追求。這首詩喚起讀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內心自由的思考,讓人感受到寧靜與美好。
“寄語山花與溪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gòng xián tíng wǔ shǒu
題共閒亭五首
jǐ nián yù diàn lǐng xiān bān, shuāng mǎn wū xuē chén mǎn guān.
幾年玉殿領仙班,霜滿烏靴塵滿冠。
jì yǔ shān huā yǔ xī niǎo, jīn huí mò zuò gù wú kàn.
寄語山花與溪鳥,今回莫作故吾看。
“寄語山花與溪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