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明松有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淵明松有逕”全詩
淵明松有逕,楊惲豆宜田。
窮達安微分,行藏愧昔賢。
此心誰盡了,達此固怡然。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和唐伯憲二首》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唐伯憲二首》是宋代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倦翼投深樾,驚鱗憶故川。
淵明松有逕,楊惲豆宜田。
窮達安微分,行藏愧昔賢。
此心誰盡了,達此固怡然。
詩意:
詩詞以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作者內心感受為主題。詩人倦翼投入深樾,觸動了魚龍的回憶,想起了曾經的故川。在深山之中,淵明的松樹旁邊有一條小徑,而楊惲的豆田也在附近。無論是窮困還是富貴,作者從自己的行為和內心感受來看,都感到愧疚,因為他覺得自己無法與古代圣賢相提并論。然而,作者仍然能夠從內心感到滿足和平靜。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展現了內心世界和對自然的觀察。通過描寫深山和自然景物,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淵明的松樹和楊惲的豆田象征著古代文人的高尚品質和務實的生活態度。詩人通過自比古人,表達了自己的自省和對自身境遇的反思。盡管他感到愧疚,但他的內心仍然保持寧靜和滿足。整首詩情緒平和,以簡潔的詞語傳遞了深沉的意境,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總的來說,《和唐伯憲二首》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感受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對人生的思考以及對自身境遇的反思。通過與古人的自比,詩人表達了自己的自省和愧疚之情,但同時也展示了內心的寧靜和滿足。整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傳達了深沉的意境,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世界和對自然的獨特觀察。
“淵明松有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ng bó xiàn èr shǒu
和唐伯憲二首
juàn yì tóu shēn yuè, jīng lín yì gù chuān.
倦翼投深樾,驚鱗憶故川。
yuān míng sōng yǒu jìng, yáng yùn dòu yí tián.
淵明松有逕,楊惲豆宜田。
qióng dá ān wēi fēn, xíng cáng kuì xī xián.
窮達安微分,行藏愧昔賢。
cǐ xīn shuí jǐn le, dá cǐ gù yí rán.
此心誰盡了,達此固怡然。
“淵明松有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