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香端欲嗣宗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瓣香端欲嗣宗風”全詩
后持不遇東坡老,前輩今無南澗翁。
四偈真能垂具眼,瓣香端欲嗣宗風。
遺編一見如生面,悵望新阡恨不窮。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聞常伯韓公下世感賦》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常伯韓公下世感賦》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聞得常伯韓公辭世,我心感慨萬千,我心中的道義消失得無影無蹤,敢問何處能夠尋覓?我曾經向東方追尋,卻只能與他人相同。往昔那曾追隨的東坡老前輩,如今已不復見,南澗翁也不再存在。四行詩能夠真實地表達我的心情,我渴望繼承他們的精神風范。他們留下的遺編就像是與他們面對面的相見,可我卻悵然若失地注視著新阡,心中的悲憤無盡。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常伯韓公去世的感慨之情。詩人感到自己的道義和理想在世事的紛擾中逐漸湮滅,他渴望能夠找到一個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但卻徒勞無功。他曾經景仰的東坡和南澗翁已經離去,只能通過他們留下的詩文來與他們對話。詩人對于逝去的偉大前輩和自己的局促之感充滿了懷念和無盡的悲傷。
這首詩詞展示了姜特立對于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前輩詩人的懷念之情。通過描繪自己在時代變遷中的孤寂和迷失,詩人表達了對于傳統價值觀和精神風范的渴望,并呼應了許多宋代詩人在面對時代變革時的情緒與思考。整首詩詞以簡練明快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展示了詩人對于歷史和文化傳承的重視,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于自身處境的無奈和痛苦。
“瓣香端欲嗣宗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cháng bó hán gōng xià shì gǎn fù
聞常伯韓公下世感賦
liù yì yān lún wú dào dōng, gǎn jiāng jiàn chù yú rén tóng.
六義湮淪吾道東,敢將見處與人同。
hòu chí bù yù dōng pō lǎo, qián bèi jīn wú nán jiàn wēng.
后持不遇東坡老,前輩今無南澗翁。
sì jì zhēn néng chuí jù yǎn, bàn xiāng duān yù sì zōng fēng.
四偈真能垂具眼,瓣香端欲嗣宗風。
yí biān yī jiàn rú shēng miàn, chàng wàng xīn qiān hèn bù qióng.
遺編一見如生面,悵望新阡恨不窮。
“瓣香端欲嗣宗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