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狂愛作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狂愛作詩”全詩
雖酬真得侶,衰白亦相宜。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呈楊方叔》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呈楊方叔》
中文譯文:
老丑慵看鏡,
清狂愛作詩。
雖酬真得侶,
衰白亦相宜。
詩意:
這首詩是姜特立寫給楊方叔的,通過描述自己的形象和心境,表達了對詩歌創作的熱愛以及對友誼和自然規律的理解。
賞析:
這首詩展示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首先,作者自稱為"老丑",意味著他已經年老且外貌平庸,不愿意看自己的鏡像。這種自嘲的態度傳遞出一種淡泊名利的心態,認為外表的衰老與丑陋并不重要。
接下來,作者表達了自己對詩歌創作的熱愛。他稱自己為"清狂",意味著他追求內心的清雅和狂放不羈的創作風格。這種矛盾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詩歌的獨特理解,認為詩歌應該既有清新脫俗的氣質,又能表達出內心的狂放與激情。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提到"酬真得侶",指的是自己的詩得到了真摯朋友的賞識和回應。這種友誼和交流使得作者感到滿足和快樂,也增強了他對詩歌創作的信心。
最后一句"衰白亦相宜"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規律的領悟。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不可避免地會經歷衰老和白發,但作者認為這是自然的過程,與內心的成熟和智慧相得益彰。他接受了衰老的現實,并認為它與他的詩歌創作是相得益彰的。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作者對自身形象、詩歌創作和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一種淡泊名利、追求內心真實與自然規律的心態。它展示了姜特立獨特的審美觀和對人生的獨到見解,使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鳴,并引發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清狂愛作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g yáng fāng shū
呈楊方叔
lǎo chǒu yōng kàn jìng, qīng kuáng ài zuò shī.
老丑慵看鏡,清狂愛作詩。
suī chóu zhēn dé lǚ, shuāi bái yì xiāng yí.
雖酬真得侶,衰白亦相宜。
“清狂愛作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