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秩今時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八秩今時少”全詩
衰翁腳力弱,拄杖乃能行。
八秩今時少,何光福壽并。
仰惟文與呂,盛德兩耆英。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立春作時七十八》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立春作時七十八》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立春時節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老覺冬衣重,慵便春服輕。
衰翁腳力弱,拄杖乃能行。
八秩今時少,何光福壽并。
仰惟文與呂,盛德兩耆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立春時節為背景,通過描繪一個老人換衣的場景,展現了歲月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詩人首先描述了冬衣的沉重,春裝的輕便,暗示著冬天的寒冷和沉悶即將過去,迎來了溫暖明媚的春天。老人腳步衰弱,只能借助拐杖前行,暗示著時光流逝,人們在歲月的沖刷下逐漸衰老。
接著,詩人提到自己已經度過了七十八個春秋,意味著他已經年邁。他把自己的壽命與光輝的福運相對比,感慨自己在福壽上的匱乏。最后,詩人仰慕兩位文學家文天祥和呂洞賓,稱他們為"盛德兩耆英",表達了對他們學識淵博和高尚品德的敬佩之情。
整首詩通過對立春時節、老人換衣的描繪,以及詩人對年華易逝和人生無常的思考,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對智者的敬仰之情。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寥寥數語,展示了詩人對時光的深沉思考,給人以哲理和啟示。
“八秩今時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chūn zuò shí qī shí bā
立春作時七十八
lǎo jué dōng yī zhòng, yōng biàn chūn fú qīng.
老覺冬衣重,慵便春服輕。
shuāi wēng jiǎo lì ruò, zhǔ zhàng nǎi néng xíng.
衰翁腳力弱,拄杖乃能行。
bā zhì jīn shí shǎo, hé guāng fú shòu bìng.
八秩今時少,何光福壽并。
yǎng wéi wén yǔ lǚ, shèng dé liǎng qí yīng.
仰惟文與呂,盛德兩耆英。
“八秩今時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