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富貴唯窮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與富貴唯窮空”全詩
流離嶺外七年謫,受盡人間半世窮。
我方六十遇明主,前此獨臥空山中。
豈唯食粥動經月,門外往往羅蒿蓬。
嗚呼詩人天愛惜,不與富貴唯窮空。
彼蒼於我亦厚矣,但畀明月和清風。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詩人》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姜特立。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世間的坎坷經歷和對貧困生活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和內心追求的渴望。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自古以來,詩人多為世所困擾,
唯有蘇長公早早成名。
流離嶺外,七年遭受放逐,
在人間受盡了半生的貧困。
我已經六十歲,終于遇到了明主,
之前我獨自躺臥在空山中。
雖然只能吃些粗糧過活,
門外常常長滿了野草和蒿。
唉,詩人是上天所寵愛的,
不追逐富貴,只追求虛空的貧窮。
上天對我也是慈愛的,
只讓我與明月和清風為伴。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的遭遇和心境,表達了詩人對物質財富的淡漠態度,以及對自然之美和精神追求的珍視。詩人在世俗的困境中,仍然堅守著詩歌的理想,并感慨詩人的生存狀態與命運。詩中的明月和清風象征著純粹和高尚的精神境界,詩人希望能夠與之為伴,追求內心的自由與寧靜。
這首詩詞揭示了詩人的堅韌和追求,以及對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思考。詩人通過對自然的描繪和對自己命運的反思,表達了對純粹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的才情和對詩歌創作的追求。
“不與富貴唯窮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rén
詩人
zì gǔ shī rén duō kǎn lǎn, zǎo dá wéi yǒu sū zhǎng gōng.
自古詩人多坎壈,早達唯有蘇長公。
liú lí lǐng wài qī nián zhé, shòu jìn rén jiān bàn shì qióng.
流離嶺外七年謫,受盡人間半世窮。
wǒ fāng liù shí yù míng zhǔ, qián cǐ dú wò kōng shān zhōng.
我方六十遇明主,前此獨臥空山中。
qǐ wéi shí zhōu dòng jīng yuè, mén wài wǎng wǎng luó hāo péng.
豈唯食粥動經月,門外往往羅蒿蓬。
wū hū shī rén tiān ài xī, bù yǔ fù guì wéi qióng kōng.
嗚呼詩人天愛惜,不與富貴唯窮空。
bǐ cāng yú wǒ yì hòu yǐ, dàn bì míng yuè hé qīng fēng.
彼蒼於我亦厚矣,但畀明月和清風。
“不與富貴唯窮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