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如何五就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伊尹如何五就湯”全詩
大賢出處須驚俗,伊尹如何五就湯。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出處》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處》是宋代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草木、動物和歷史人物的形象來表達一種哲理思考,旨在探討人物命運和才德的歸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草木、鳥獸的描繪,以及對歷史人物伊尹和湯的提及,傳達出一種思考人物出身和成就的觀念。詩中的"草木偃時龍入洞,鳥烏噪處虎行岡",描繪了自然界中的龍、洞、鳥、虎等形象,暗喻著人物的出身和環境對其成就的影響。草木偃伏、龍入洞,象征著人物在逆境中沉默隱藏,等待時機;鳥噪虎行岡,表明人物在逆境中表露才智,沖破束縛。
詩人進一步引用了歷史人物伊尹和湯,以突出人物才德的重要性。詩中的"大賢出處須驚俗,伊尹如何五就湯",表達了人才的出身和成就的關系。詩人認為真正的大賢應該出身于不尋常的地方,才能引起社會的震動。同時,通過提及伊尹輔佐湯,暗示了伊尹輔佐湯治理天下的偉大事跡,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
整首詩運用了草木、鳥獸和歷史人物的形象,通過隱喻和象征手法,探討了人物出身和才德的關系。詩人用簡潔而富有意味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物成就的思考,以及對人才的珍視和重視。
中文譯文:
《出處》
草木偃時龍入洞,
鳥烏噪處虎行岡。
大賢出處須驚俗,
伊尹如何五就湯。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界中的草木、鳥獸形象的描繪,以及對歷史人物伊尹和湯的提及,探討了人物出身和才德的關系。詩人表達了對人才的珍視和對人物成就的思考,以簡潔而富有意味的語言展現了詩詞的內涵。
“伊尹如何五就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chù
出處
cǎo mù yǎn shí lóng rù dòng, niǎo wū zào chù hǔ xíng gāng.
草木偃時龍入洞,鳥烏噪處虎行岡。
dà xián chū chù xū jīng sú, yī yǐn rú hé wǔ jiù tāng.
大賢出處須驚俗,伊尹如何五就湯。
“伊尹如何五就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