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侯王及庶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問侯王及庶氓”全詩
萬事隨緣安樂法,莫求好處一邊行。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苦樂》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苦樂》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作品,它描繪了人生中的苦難與快樂共同存在的境況,并表達了一種超脫于權勢和社會地位的心態。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人生的苦難與快樂同在,
不論是皇帝還是平民百姓。
萬事隨緣,尋求內心的安樂之道,
不要追逐財富和利益。
詩意:
《苦樂》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它告訴我們,人生中的苦難和快樂是并存的,無論身份地位如何,每個人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苦樂。作者并不追求權勢地位或追逐物質利益,而是主張順應自然的規律,以一種隨緣的心態去追求內心的安樂。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哲理。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將人生的苦難和快樂并列在一起,彰顯了生命的多樣性和無常性。他強調了人們應該順從自然規律,以一種平和安逸的態度面對各種境遇。這種心態的價值在于,不追求外在的物質利益,而是追求內心真正的寧靜和滿足。這種超脫于世俗欲望的境界,給人以啟示,讓人們思考人生的真正意義。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哲理,通過對苦與樂的對比,以及對追求的態度的反思,傳達了一種超越物質追求的心靈追求。它鼓勵人們擺脫功利主義的束縛,尋求內心的平靜與滿足。這首詩既有啟迪人心的哲理,又有深入人心的情感,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思考的佳作。
“不問侯王及庶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ǔ lè
苦樂
rén shēng kǔ lè yǔ jù shēng, bù wèn hóu wáng jí shù máng.
人生苦樂與俱生,不問侯王及庶氓。
wàn shì suí yuán ān lè fǎ, mò qiú hǎo chù yī biān xíng.
萬事隨緣安樂法,莫求好處一邊行。
“不問侯王及庶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