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愧前修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愧前修躅”全詩
今年不服田,賸有代耕祿。
種瓜與爇蔬,未免課童仆。
四體不復勤,有愧前修躅。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余無常產癸亥歲方舍穡事》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余無常產癸亥歲方舍穡事》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往年艱辛的農耕生活以及今年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從事田間勞作,而轉而從事其他工作的心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往年我忙于農耕事務,
勉力種田,卻依然吃不飽。
今年我無法繼續耕種田地,
卻仍有代耕的收入。
我種植瓜果和蔬菜,
卻難免要給童仆們布置任務。
身體不再勤勞四肢,
感到愧疚,悔過往時的懶散。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辛勤耕作所帶來的饑餓和困苦的回憶。作者在往年為了生活艱苦勞作,但卻仍然無法滿足溫飽的需要。然而,在今年,由于某種原因,作者無法繼續從事農耕工作,而是從事其他工作,獲得了代耕的收入。作者種植瓜果和蔬菜,雖然能夠解決部分食物問題,但也不免給童仆們增加了額外的工作。最后,作者意識到自己不再像過去那樣勤勞,感到對過去的懶散行為感到愧疚。
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的農耕經歷,表達了對勞作和食物的珍惜。它反映了宋代農民的生活狀態和他們在艱苦環境下的努力。詩中還有一種對過去行為的自省和悔過的情感,展現了作者的思考和成長。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農民的辛勤與自責,凸顯了宋代社會的農耕文化和人們對于食物的渴望和珍惜。
“有愧前修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wú cháng chǎn guǐ hài suì fāng shě sè shì
余無常產癸亥歲方舍穡事
wǎng suì shì gēng jià, zhèng yǐ fàn bù zú.
往歲事耕稼,正以飯不足。
jīn nián bù fú tián, shèng yǒu dài gēng lù.
今年不服田,賸有代耕祿。
zhòng guā yǔ ruò shū, wèi miǎn kè tóng pú.
種瓜與爇蔬,未免課童仆。
sì tǐ bù fù qín, yǒu kuì qián xiū zhú.
四體不復勤,有愧前修躅。
“有愧前修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