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嶠中間十里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盤嶠中間十里灣”全詩
兩岐盡處忽回首,只在尋常一望間。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過馮公嶺》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馮公嶺》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作品。詩中以描繪過馮公嶺的景色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構建,展現出山水之美和人生之感。
這首詩以盤嶠中間十里灣為起點,通過"繞山如躡翠連環"的描寫方式,將讀者帶入了一幅山巒起伏、蔥郁的景觀之中。詩人所用的"如躡翠連環"形容繞山的路徑,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仿佛腳下踏著青翠的山脈。
隨著行進的過程,當兩岐盡處時,詩人忽然回首。這個轉折點使人們意識到,原來在尋常的一望之間,就能夠看到整個行程的風景。這種反轉的手法給人以啟示,暗示人們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美好,而應該停下來回首,發現那些平凡之中的美麗。
這首詩在描繪自然景色的同時,通過隱喻的手法,表達了人生的哲理。山水景色與人生的旅程相映成趣,詩人通過觀察山巒的變化,啟示人們要懂得回首反思,珍惜當下,不要被忙碌和追求遙遠目標的心態所迷失。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山巒的壯美和人生的意義,通過山水景色的描寫,傳達了對人生態度的思考和啟示。這種唯美的描寫和深刻的寓意,使得《過馮公嶺》成為宋代詩歌中一首經典之作。
“盤嶠中間十里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féng gōng lǐng
過馮公嶺
pán jiào zhōng jiān shí lǐ wān, rào shān rú niè cuì lián huán.
盤嶠中間十里灣,繞山如躡翠連環。
liǎng qí jǐn chù hū huí shǒu, zhī zài xún cháng yī wàng jiān.
兩岐盡處忽回首,只在尋常一望間。
“盤嶠中間十里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