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篁君子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修篁君子性”全詩
一自刪除后,侁侁弟子行。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洗竹》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洗竹》是宋代詩人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述洗竹的過程,表達了修身養性的主題。
詩詞的中文譯文:
洗竹,修篁的君子品性,枝蔓無禮相互糾纏。一經修剪,整齊而有序地栽培。弟子們默默地前行,恭敬而安詳。
詩意:
這首詩詞主題是修身養性,通過洗竹的比喻,揭示了一個君子修身的過程。修竹者在修剪過程中,將枝葉紛亂的竹子修整整齊劃一,象征著一個人通過修身養性,去除瑕疵和不端的行為,以達到內心的純凈和外表的整潔。詩中提到的君子,指代具有高尚品德和道德修養的人。
賞析:
《洗竹》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將修身養性的主題生動地表達出來。詩人以洗竹的過程來比喻修身,突出了修身的重要性和過程的艱辛。修竹者以仔細的修剪和整頓,將雜亂的竹子變得井然有序,這象征著一個人經過自我反省和改進,消除內心的雜念和錯誤,使自己內外一致,達到精神的凈化和完善。詩中的侁侁弟子行,表達了修身者默默無聞、勤奮向前的精神,強調了修身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
這首詩詞傳達了深刻的思想內涵,啟示人們要明辨是非,修煉內心,追求道德和精神的升華。它提醒我們要不斷地反省自己,剔除自身的缺點和不足,追求自我完善和進步。同時,詩詞中所表現出的對整齊和有序的追求,也可以引申為對社會和生活的規范要求,倡導人們追求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
總結起來,《洗竹》通過洗竹的形象描繪了修身養性的主題,強調了修身的重要性和艱辛,激勵人們通過自我反省和改進,追求精神的凈化和完善。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給人以啟示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教育和美化作用。
“修篁君子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zhú
洗竹
xiū huáng jūn zǐ xìng, zhī wàn mán xiāng fáng.
修篁君子性,枝蔓謾相妨。
yī zì shān chú hòu, shēn shēn dì zǐ xíng.
一自刪除后,侁侁弟子行。
“修篁君子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