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幾云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茫茫幾云山”全詩
人間有生死,出沒如浮云。
山云有銷歇,世人無斷絕。
所以西方尊,不言生與滅。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云山》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云山》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云山的壯麗景象,并通過對云山與人生的對比,探討了生死和存在的含義。
詩中的“茫茫幾云山,中有萬古人”表達了云山的廣闊和深遠,隱喻著千百年來經歷過生死的人們。詩人通過描繪云山中的人群,呈現了人類歷史的延續和世代更替的景象。
詩句“人間有生死,出沒如浮云”將人生比作浮云般的出現和消失,強調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這種比喻同時也暗示了人類存在的虛無感和無常性。
詩中的“山云有銷歇,世人無斷絕”意味著云山會有消散的時刻,但人類的存在卻不會終結。無論是云山的銷歇還是人類的生死,都是自然界中的常態。
最后兩句“所以西方尊,不言生與滅”表達了詩人對生死觀的思考。西方尊指的是佛教中的西方極樂世界,詩人認為在那個境界中,生與滅已經超越了言語和概念,成為一種超越個體的存在狀態。
整首詩通過對云山、人生和生死的描繪,以及對生命無常性和超越存在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人生意義的探索。它呈現了對于生死轉換和存在的深刻思考,引發讀者對于生命和宇宙的思考和賞析。
“茫茫幾云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n shān
云山
máng máng jǐ yún shān, zhōng yǒu wàn gǔ rén.
茫茫幾云山,中有萬古人。
rén jiān yǒu shēng sǐ, chū mò rú fú yún.
人間有生死,出沒如浮云。
shān yún yǒu xiāo xiē, shì rén wú duàn jué.
山云有銷歇,世人無斷絕。
suǒ yǐ xī fāng zūn, bù yán shēng yǔ miè.
所以西方尊,不言生與滅。
“茫茫幾云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