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萬事不足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來萬事不足論”全詩
朱唇皓腕年少伴,青山白云居古鄰。
對芳樽,老來萬事不足論。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對芳樽廣韋蘇州詩作》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對芳樽廣韋蘇州詩作》
朝代:宋代
作者:姜特立
中文譯文:
對芳樽,老來萬事不足論。
朱唇皓腕年少伴,青山白云居古鄰。
對芳樽,老來萬事不足論。
詩意:
這首詩是姜特立寫給芳樽廣韋蘇州的作品,表達了作者晚年時的心境。詩人認為,當一個人年老時,對于世間的種種事情,已經沒有太多的話語和評論的必要。他覺得自己已經經歷了很多,見識了很多,對于功名利祿、權勢財富等世俗的事物已經不再關心。相比之下,他更加珍惜年少時的美好回憶,那些與他共度青春歲月的伴侶和朋友。他和他們一起欣賞青山綠水,共同居住在古老的鄰里。對于芳樽,也就是美酒,他只是輕輕地提及,意味著他并不追求放縱和享樂,而是更加注重內心的寧靜和淡泊。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晚年時的心態。通過對芳樽的提及,詩人傳達了自己對于富有誘惑力的世俗事物的淡漠態度。他認為,隨著年歲的增長,人們對于功名利祿等外在的追求逐漸淡化,更加重視內心的寧靜和與親友的情感交流。詩中的朱唇皓腕年少伴和青山白云居古鄰,都是象征著詩人年輕時的美好時光和真摯情誼。這些回憶成為了他晚年的安慰和滋養,幫助他遠離世俗的喧囂,尋求內心的寧靜。整首詩以對芳樽的呼應作為起承轉合的手法,將作者的心境和態度巧妙地表現出來。
這首詩傾注了姜特立晚年時的淡泊和豁達,傳遞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懷。通過對于歲月的思索和對美好回憶的追憶,詩人表達了他對于內心世界的珍視和對于人生真諦的體悟。詩中使用的簡練而凝練的語言,使得詩意更加深遠,引發讀者對于生命意義和人生價值的思考。
“老來萬事不足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ì fāng zūn guǎng wéi sū zhōu shī zuò
對芳樽廣韋蘇州詩作
duì fāng zūn, lǎo lái wàn shì bù zú lùn.
對芳樽,老來萬事不足論。
zhū chún hào wàn nián shào bàn, qīng shān bái yún jū gǔ lín.
朱唇皓腕年少伴,青山白云居古鄰。
duì fāng zūn, lǎo lái wàn shì bù zú lùn.
對芳樽,老來萬事不足論。
“老來萬事不足論”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