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事此邦應未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希事此邦應未有”全詩
已判百年唯白發,不羞九日對黃花。
擁旄遙佩藩臣印,把盞重來刺史家。
希事此邦應未有,一時千里借光華。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九月赴郡燕旄節適至》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月赴郡燕旄節適至》是宋代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九月初,賢明的侯爵踏著佳節之際前去燕國,誰是那位風流的晉孟嘉呢?他已經判明已有百年,只有白發留存,卻毫不羞愧地在九月初九這一天與黃花相對。他佩戴著遙遠的旄節和藩臣印記,再次舉杯與刺史家的宴會相聚。這樣的事情在這個國家中應該是前所未有的,一瞬間跨越千里,借用光華之力。
詩詞中的景象描繪了一個貴族在九月初九這個重要的節日中遠行至燕國的場景。詩人以巧妙的筆觸表現了這位賢侯的風采和令人敬畏的歷史背景。他已經活了百年,歲月已經在他身上留下了白發,但他依然自豪地與黃花相對,展現出他的豪情和不凡的氣質。他佩戴著旄節和藩臣印記,象征著他的身份地位和權力,同時也顯示了他的榮耀和威嚴。這樣的場景在當時的社會中應該是罕見的,因此詩人稱之為一種獨特的時刻,借用了光華之力,象征著他的影響力和遠大的抱負。
這首詩詞通過對賢侯的描繪,展現了他的非凡之處和與眾不同的氣質。同時,詩人通過對時間、地點和身份的描述,營造出一種莊重而隆重的氛圍。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這位賢侯的景仰和對他所代表的權力和威嚴的贊美。
“希事此邦應未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yuè fù jùn yàn máo jié shì zhì
九月赴郡燕旄節適至
xián hóu jiā jié chū kāi yàn, shuí shì fēng liú jìn mèng jiā.
賢侯佳節初開燕,誰是風流晉孟嘉。
yǐ pàn bǎi nián wéi bái fà, bù xiū jiǔ rì duì huáng huā.
已判百年唯白發,不羞九日對黃花。
yōng máo yáo pèi fān chén yìn, bǎ zhǎn chóng lái cì shǐ jiā.
擁旄遙佩藩臣印,把盞重來刺史家。
xī shì cǐ bāng yīng wèi yǒu, yī shí qiān lǐ jiè guāng huá.
希事此邦應未有,一時千里借光華。
“希事此邦應未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