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勒燕然繼隆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勒燕然繼隆碣”全詩
頭斫新都攄宿憤,臍燃郿塢赫王靈。
羌人半已投戈拜,父老從觀扶杖聽。
欲勒燕然繼隆碣,大書誰紀史編青。
分類:
《淮上亂后寄子都兄五詩》李洪 翻譯、賞析和詩意
《淮上亂后寄子都兄五詩》是宋代李洪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兩淮黔首苦飄零,
廟算成功再底寧。
頭斫新都攄宿憤,
臍燃郿塢赫王靈。
羌人半已投戈拜,
父老從觀扶杖聽。
欲勒燕然繼隆碣,
大書誰紀史編青。
詩意:
這首詩詞是李洪在淮上亂后寫給他的兄弟子都的五首詩之一。詩中描繪了兩淮地區和黔首(當時指黔州,現今貴州省)的人民在戰亂中苦苦流離失所的景象。詩人表達了對于戰亂的痛心和對于家鄉的思念之情。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表達了對于亂世的不滿和對于和平安定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以深沉而悲涼的筆調描繪了戰亂后的社會景象。從描寫的角度來看,詩人將目光聚焦于兩淮地區和黔首,這些地區在亂戰中遭受了巨大的傷害。詩人通過使用形象生動的詞語和描繪細膩的場景,成功地表達了他對于亂世的憤懣和對于家鄉的眷戀。
詩中的"廟算成功再底寧"一句,表達了人們對于重建家園的希望和努力。"頭斫新都攄宿憤,臍燃郿塢赫王靈"這兩句,揭示了詩人內心對于亂世的憤怒和對于和平的渴望。"羌人半已投戈拜,父老從觀扶杖聽"這兩句,表現了羌民投降和老百姓們觀望的局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詩人在最后兩句詩中表達了對于歷史的思考和對于人們記載歷史的責任。"欲勒燕然繼隆碣,大書誰紀史編青"這兩句意味深長,詩人希望能夠記錄下發生過的歷史,使后人能夠了解并汲取其中的教訓。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亂世的苦難和對于和平的向往,展現了詩人對于社會動蕩的深思熟慮。同時,詩人還表達了對于歷史的思考和對于記錄歷史的責任感。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潔樸實,但通過情感的表達和意象的描繪,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們對于戰亂和和平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欲勒燕然繼隆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shàng luàn hòu jì zǐ dōu xiōng wǔ shī
淮上亂后寄子都兄五詩
liǎng huái qián shǒu kǔ piāo líng, miào suàn chéng gōng zài dǐ níng.
兩淮黔首苦飄零,廟算成功再底寧。
tóu zhuó xīn dū shū sù fèn, qí rán méi wù hè wáng líng.
頭斫新都攄宿憤,臍燃郿塢赫王靈。
qiāng rén bàn yǐ tóu gē bài, fù lǎo cóng guān fú zhàng tīng.
羌人半已投戈拜,父老從觀扶杖聽。
yù lēi yàn rán jì lóng jié, dà shū shuí jì shǐ biān qīng.
欲勒燕然繼隆碣,大書誰紀史編青。
“欲勒燕然繼隆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