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綽約漢宮黃傅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綽約漢宮黃傅額”全詩
眼前喜見芬陀利,鼻觀重參乾闥婆。
綽約漢宮黃傅額,依稀洛浦襪凌波。
遠公自結廬山社,一笑拈花意若何。
分類:
《僧惠白蓮》李洪 翻譯、賞析和詩意
《僧惠白蓮》是宋代李洪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一個僧人追求清涼避暑的場景,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逃暑追涼蔭碧蘿,
清池咫尺阻經過。
眼前喜見芬陀利,
鼻觀重參乾闥婆。
綽約漢宮黃傅額,
依稀洛浦襪凌波。
遠公自結廬山社,
一笑拈花意若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僧人追求涼爽的避暑景象為背景,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和禪意生活的熱愛和追求。詩中所描繪的景物和意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帶給讀者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
首先,詩中提到了逃避暑熱的愿望,意味著僧人對炎熱夏天的厭倦和對涼爽環境的向往。描述了遮阻經過的清池,使人感受到一種阻隔的困境,但也暗示了僧人要超越世俗的束縛。
接著,詩中出現了芬陀利和重參乾闥婆這兩個佛教的象征。芬陀利是指佛陀的骨灰,重參乾闥婆是指佛教經典《金剛經》中的重要概念。這些佛教象征物的出現,表達了僧人對佛法的敬仰和對靈性境界的追求。
在描寫自然風景的同時,詩中也出現了漢宮、黃傅額、洛浦和襪凌波等意象,這些古代文化符號與自然景物相互交織,展示了作者對歷史的向往和對傳統文化的敬重。
最后兩句"遠公自結廬山社,一笑拈花意若何"表達了僧人的境界和生活態度。遠公自結廬山社,意味著僧人獨自隱居在廬山的寺廟中,追求心靈的寧靜。而一笑拈花意若何,則表明僧人對生活的態度是輕松、豁達的,能夠從簡單的事物中找到快樂和意義。
總的來說,《僧惠白蓮》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和禪意生活的追求。同時,詩中融入了佛教和古代文化的符號,使詩詞更具意味深遠的內涵。這首詩詞以其清新寧靜的氛圍和深邃的思考,給人以心靈的撫慰和啟迪。
“綽約漢宮黃傅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ēng huì bái lián
僧惠白蓮
táo shǔ zhuī liáng yīn bì luó, qīng chí zhǐ chǐ zǔ jīng guò.
逃暑追涼蔭碧蘿,清池咫尺阻經過。
yǎn qián xǐ jiàn fēn tuó lì, bí guān zhòng cān gān tà pó.
眼前喜見芬陀利,鼻觀重參乾闥婆。
chuò yuē hàn gōng huáng fù é, yī xī luò pǔ wà líng bō.
綽約漢宮黃傅額,依稀洛浦襪凌波。
yuǎn gōng zì jié lú shān shè, yī xiào niān huā yì ruò hé.
遠公自結廬山社,一笑拈花意若何。
“綽約漢宮黃傅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