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見尋梅僧孺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忽見尋梅僧孺來”全詩
乍疑奔月常娥去,忽見尋梅僧孺來。
淺笑故應窺水鏡,片飛看復落深杯。
王孫家有雪兒唱,莫待霜天曉角催。
分類:
《次韻德孚詠梅》李洪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德孚詠梅》是宋代詩人李洪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徙倚名園鎖綠苔,
我倚靠在名聞遐邇的園子里,看著綠苔覆蓋著一切。
亭亭冰艷為誰開。
那盛開的梅花,美麗而清冷,為了誰而綻放?
乍疑奔月常娥去,
一度我以為梅花要追逐嫦娥飛上月亮,
忽見尋梅僧孺來。
卻突然看到一位尋找梅花的僧人前來。
淺笑故應窺水鏡,
他微笑著,似乎是因為看到了水中的倒影,
片飛看復落深杯。
飄落的梅花瓣在空中飛舞,然后落入了深杯之中。
王孫家有雪兒唱,
王孫家里有一個名叫雪兒的人在歌唱,
莫待霜天曉角催。
不要等到霜天來臨,黎明的號角吹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梅花為主題,通過詩人對梅花的觀察和想象,表達了梅花的美麗和孤傲。詩中的景物和人物形象描寫細膩而生動,帶給讀者獨特的感受。
詩人通過形容梅花的綠苔覆蓋、冰艷綻放,表達了梅花的高潔和堅韌。梅花在冰雪覆蓋的嚴寒季節中仍能綻放,給人以勇敢和堅強的形象。
詩中提到的僧人尋梅,增添了一絲神秘和超脫塵俗的意境。他微笑著,似乎洞察了生命的真諦,看到了水中的倒影和片飛的梅花。
最后兩句表現了對梅花的贊美和呼喚。王孫家的雪兒在歌唱,預示著梅花的美麗將被傳承和歌頌。而“莫待霜天曉角催”則是對時光流轉的警示,敦促人們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等到時光流逝、美好消逝才后悔。
整首詩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傳達了對堅韌美麗的贊美和對時光流逝的警示,讓人在品味梅花之美的同時,也思考生命的意義。
“忽見尋梅僧孺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dé fú yǒng méi
次韻德孚詠梅
xǐ yǐ míng yuán suǒ lǜ tái, tíng tíng bīng yàn wèi shuí kāi.
徙倚名園鎖綠苔,亭亭冰艷為誰開。
zhà yí bēn yuè cháng é qù, hū jiàn xún méi sēng rú lái.
乍疑奔月常娥去,忽見尋梅僧孺來。
qiǎn xiào gù yīng kuī shuǐ jìng, piàn fēi kàn fù luò shēn bēi.
淺笑故應窺水鏡,片飛看復落深杯。
wáng sūn jiā yǒu xuě ér chàng, mò dài shuāng tiān xiǎo jiǎo cuī.
王孫家有雪兒唱,莫待霜天曉角催。
“忽見尋梅僧孺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