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眠敧枕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眠敧枕聽”全詩
客愁生怕秋闌雨。
衾冷夢魂驚。
聲聲滴到明。
不眠敧枕聽。
故故添新恨。
新恨有誰知。
天寒雁正稀。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趙長卿)
趙長卿號仙源居士。江西南豐人。宋代著名詞人。 宋宗室,居南豐。生平事跡不詳,曾赴漕試,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從作品中可知他少時孤潔,厭惡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辭帝京,縱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隱居,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鄉鄰,常作詞呈鄉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庫提要》云:“長卿恬于仕進,觴詠自娛,隨意成吟,多得淡遠蕭疏之致。”
《菩薩蠻》趙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西風轉柂蒹葭浦》是宋代詩人趙長卿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風吹轉著染滿葦葦的蒹葭浦。
客人因憂愁而擔心秋天的雨。
寒冷的被褥中,夢魂被驚醒。
聲聲滴落至天明,無眠地倚枕而聽。
舊的痛苦不斷地積累,新的痛苦誰會了解。
天寒時候,候鳥已經稀少了。
詩意:
《菩薩蠻·西風轉柂蒹葭浦》描繪了一個憂愁的客人在秋天的某個夜晚,窗外西風吹拂著滿地葦葦的蒹葭浦。客人因為憂愁而擔心著秋天的雨水,寒冷的夜晚讓他在被褥中感到不安,夢魂被驚醒。他靜靜地倚在枕頭上,聆聽著滴水聲直到天明。他的苦痛在不斷積累,新的痛苦又有誰會了解呢?而天寒之時,候鳥也已經稀少,寂寞的氛圍更加濃厚。
賞析:
《菩薩蠻·西風轉柂蒹葭浦》以細膩婉約的筆觸表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憂愁和無奈。詩中的客人在一個寒冷的秋夜中,聽著西風吹拂葦葦的聲音,心中滋生出對即將到來的秋雨的擔憂。他躺在冰冷的被褥中,夢魂被打擾,無法入眠。他靜靜地倚在枕頭上,傾聽著滴水聲,感受著時間的流逝。詩人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客人的孤獨和無助,他的痛苦無人理解,新的痛苦又不斷加深。而最后提到的天寒雁稀,更加強調了孤獨和寂寞的氣氛。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感情的語言,刻畫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憂愁和痛苦,讓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共鳴。
“不眠敧枕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xī fēng zhuǎn yí jiān jiā pǔ.
西風轉柂蒹葭浦。
kè chóu shēng pà qiū lán yǔ.
客愁生怕秋闌雨。
qīn lěng mèng hún jīng.
衾冷夢魂驚。
shēng shēng dī dào míng.
聲聲滴到明。
bù mián jī zhěn tīng.
不眠敧枕聽。
gù gù tiān xīn hèn.
故故添新恨。
xīn hèn yǒu shéi zhī.
新恨有誰知。
tiān hán yàn zhèng xī.
天寒雁正稀。
“不眠敧枕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