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林獸已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焚林獸已窮”全詩
徙薪能遠慮,下瀨得深攻。
南嶠肩隨息,中朝論愈公。
但知分謗喜,寧肯自論功。
分類:
《劉吏部挽詞》樓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劉吏部挽詞》是宋代樓鑰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誰擾奚山眾,焚林獸已窮。
徙薪能遠慮,下瀨得深攻。
南嶠肩隨息,中朝論愈公。
但知分謗喜,寧肯自論功。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林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社會和政治的思考。詩中通過山林的寂靜和野獸的消亡,抒發了詩人對寧靜和和諧的渴望。詩人以此來反思時局,呼喚人們摒棄爭斗與攻伐,追求公正和諧的社會。
賞析:
《劉吏部挽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山林的描繪,寄托了詩人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思考和對理想社會的向往。詩中的"奚山眾"指的是居住在奚山中的人們,"焚林獸已窮"則表達了野獸已經消失殆盡的意境。這里的焚林獸已窮可以理解為社會動蕩和戰亂的結束,人們追求和平的愿望。
接下來的句子"徙薪能遠慮,下瀨得深攻"表達了詩人對于長遠、深思和謹慎行動的呼喚。南嶠、中朝等地名則象征了政治中心,"南嶠肩隨息,中朝論愈公"表明詩人對社會政治的期望,希望政府能夠更加公正和謙遜地處理政務,以達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最后兩句"但知分謗喜,寧肯自論功"表達了詩人對于言論自由和公正的渴望。詩人希望人們能夠超越爭議和譴責,更加注重自身的修養和行為,以積極地為社會做出貢獻。
總體而言,《劉吏部挽詞》通過對山林景象的描繪,呼喚社會和政治的和諧與公正,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并提出了人們在追求和平與進步的過程中應該具備的品質和態度。
“焚林獸已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lì bù wǎn cí
劉吏部挽詞
shuí rǎo xī shān zhòng, fén lín shòu yǐ qióng.
誰擾奚山眾,焚林獸已窮。
xǐ xīn néng yuǎn lǜ, xià lài dé shēn gōng.
徙薪能遠慮,下瀨得深攻。
nán jiào jiān suí xī, zhōng cháo lùn yù gōng.
南嶠肩隨息,中朝論愈公。
dàn zhī fēn bàng xǐ, nìng kěn zì lùn gōng.
但知分謗喜,寧肯自論功。
“焚林獸已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