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館垂楊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館垂楊早”全詩
輕寒消玉斝,幽賞滯朱輪。
千里巴江守,三年故國春。
含情非遲客,懸榻但生塵。
分類:
作者簡介(羊士諤)

羊士諤(約762~819),泰山(今山東泰安)人。貞元元年禮部侍郎鮑防下進士。順宗時,累至宣歙巡官,為王叔文所惡,貶汀州寧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獎,擢為監察御史,掌制誥。後以與竇群、呂溫等誣論宰執,出為資州刺史。士諤工詩,妙造梁《選》,作皆典重。與韓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稱。著集有《墨池編》、《晁公武郡齋讀書志》。
《早春對雨》羊士諤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春對雨
南館垂楊早,東風細雨頻。
輕寒消玉斝,幽賞滯朱輪。
千里巴江守,三年故國春。
含情非遲客,懸榻但生塵。
中文譯文:
早春時分雨水連綿,南館垂柳樹已經抽出嫩綠的枝葉。
微風吹拂著,細雨不時地灑落。
輕微的寒意消散了我手中的玉酒杯。
幽靜的樂享卻被滯留在紅色的戰車上。
千里之外,我依然守護著巴江,
在故鄉已經離開了三年,而春天卻依然如故。
我懷揣著深情,絕非一個遲到的客人,
卻只能在懸掛的床榻上,生活在灰塵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早春時分,細雨紛紛揚揚的情景。詩人以南館垂柳、東風細雨來描繪春雨的場景,表達了早春雨水頻繁、垂柳已經抽出嫩葉的景象。詩中還描繪了一種在室內靜謐欣賞景色的情境,但同時又流露出詩人內心遲遲離開不了故國、思鄉的情感。詩末兩句“含情非遲客,懸榻但生塵”表達了詩人心中的憂愁和不安。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出早春時的雨景,展現出詩人對家鄉和故國的眷戀之情,以及對時光的無奈和執著。
“南館垂楊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chūn duì yǔ
早春對雨
nán guǎn chuí yáng zǎo, dōng fēng xì yǔ pín.
南館垂楊早,東風細雨頻。
qīng hán xiāo yù jiǎ, yōu shǎng zhì zhū lún.
輕寒消玉斝,幽賞滯朱輪。
qiān lǐ bā jiāng shǒu, sān nián gù guó chūn.
千里巴江守,三年故國春。
hán qíng fēi chí kè, xuán tà dàn shēng chén.
含情非遲客,懸榻但生塵。
“南館垂楊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