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言有匣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忘言有匣琴”全詩
幽簾宜永日,珍樹始清陰。
遲客唯長簟,忘言有匣琴。
畫披靈物態,書見古人心。
芳草多留步,鮮飆自滿襟。
勞形非立事,瀟灑愧頭簪。
分類:
作者簡介(羊士諤)

羊士諤(約762~819),泰山(今山東泰安)人。貞元元年禮部侍郎鮑防下進士。順宗時,累至宣歙巡官,為王叔文所惡,貶汀州寧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獎,擢為監察御史,掌制誥。後以與竇群、呂溫等誣論宰執,出為資州刺史。士諤工詩,妙造梁《選》,作皆典重。與韓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稱。著集有《墨池編》、《晁公武郡齋讀書志》。
《永寧里園亭休沐悵然成詠》羊士諤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永寧里園亭休沐悵然成詠》是唐代羊士諤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云景含初夏,休歸曲陌深。
幽簾宜永日,珍樹始清陰。
遲客唯長簟,忘言有匣琴。
畫披靈物態,書見古人心。
芳草多留步,鮮飆自滿襟。
勞形非立事,瀟灑愧頭簪。
詩意:
這首詩以永寧里園亭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在園亭中閑適自得的心境。詩人觀賞著初夏的云景,漫步在曲陌深處,感受著寧靜的氛圍。幽靜的簾幕適宜常駐,珍貴的樹木初次投下清涼的陰影。遲來的客人只有長長的簟席可供休息,而忘卻的言辭中藏有一架匣琴,等待著被彈奏。畫作展現了靈動的物態,書中傳承著古人的心意。芳草叢中留連不去,清新的微風自然滿懷。詩人認為勉勞身形并非立下大功大事,而是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這讓他感到愧對戴著高冠的士人。
賞析:
《永寧里園亭休沐悵然成詠》通過描繪園亭的景色和詩人的感悟,表達了對閑適自得生活的向往和贊美。詩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詩人通過云景、曲陌、幽簾、珍樹等形象描繪,創造了一種寧靜、清涼的氛圍,使讀者沉浸其中。詩中的遲客、匣琴、畫作、古人等元素,展現了一種對藝術、文化傳承的追求和尊重,體現了詩人對古人智慧的敬仰和心靈的滋養。最后,詩人通過對勞形的否定和瀟灑的贊美,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生活方式的推崇。
這首詩詞以其精細入微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示了唐代詩人羊士諤的才華和對生活之美的感悟。它引領讀者進入一個安靜而優美的園亭世界,使人在喧囂的現實中感受到片刻的寧靜和心靈的寄托。
“忘言有匣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níng lǐ yuán tíng xiū mù chàng rán chéng yǒng
永寧里園亭休沐悵然成詠
yún jǐng hán chū xià, xiū guī qū mò shēn.
云景含初夏,休歸曲陌深。
yōu lián yí yǒng rì, zhēn shù shǐ qīng yīn.
幽簾宜永日,珍樹始清陰。
chí kè wéi zhǎng diàn, wàng yán yǒu xiá qín.
遲客唯長簟,忘言有匣琴。
huà pī líng wù tài, shū jiàn gǔ rén xīn.
畫披靈物態,書見古人心。
fāng cǎo duō liú bù, xiān biāo zì mǎn jīn.
芳草多留步,鮮飆自滿襟。
láo xíng fēi lì shì, xiāo sǎ kuì tóu zān.
勞形非立事,瀟灑愧頭簪。
“忘言有匣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