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我從此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容我從此逝”全詩
顧及雖非魚,想見亦相似。
潛深本其性,魚亦非有意。
浮陽或在渚,不能終自秘。
或為饑所驅,危機在香餌。
輕絲引纖鉤,性命困刀幾。
魚以味得烹,我以名自累。
安得兩相忘,容我從此逝。
分類:
《魚計亭》樓鑰 翻譯、賞析和詩意
《魚計亭》是樓鑰所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平生信天公,頹然不作計。
顧及雖非魚,想見亦相似。
潛深本其性,魚亦非有意。
浮陽或在渚,不能終自秘。
或為饑所驅,危機在香餌。
輕絲引纖鉤,性命困刀幾。
魚以味得烹,我以名自累。
安得兩相忘,容我從此逝。
詩意:
《魚計亭》表達了詩人樓鑰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詩中以魚為隱喻,通過描寫魚的行為和處境,表達了人與命運的關系以及詩人對自由和自我解放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以魚為主題,通過魚的行為和心態,寄托了詩人對自身處境和命運的思考。首先,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命運的無奈和對上天的信任,表示自己平生不作計謀,全憑天意安排。他認為自己與魚雖不同,但在面對命運時想法卻相似。
接著,詩人揭示了魚的本性,無論潛深還是浮陽,魚都沒有特意去追求。無論是潛藏于深水還是浮游于水面,魚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和命運的束縛。然而,詩人指出人與魚的共通之處,人也常常無法擺脫命運的限制,不能真正自由自在。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述捕魚的情景,表達了自己對命運的思考。他認為有時人類像饑餓的魚一樣被驅使著,而危機就潛伏在那些誘人的誘餌之中。輕輕一拉釣索,生命就陷入了危險之中,如同置身刀尖上。
最后兩句詩是詩人對于自己處境的總結。魚最終以美味的形式被烹飪,而詩人則以自己的名字自我束縛。詩人希望能夠忘卻這種束縛,擺脫名利的困擾,追求內心的自由。他希望能夠與魚一樣,忘卻身份和名利的束縛,從此自由地離去。
整首詩以魚為隱喻,通過描繪魚的行為和處境,反映了詩人對自由和解脫的向往。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命運和人生意義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束縛的厭倦和對內心真實自由的向往。
“容我從此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jì tíng
魚計亭
píng shēng xìn tiān gōng, tuí rán bù zuò jì.
平生信天公,頹然不作計。
gù jí suī fēi yú, xiǎng jiàn yì xiāng sì.
顧及雖非魚,想見亦相似。
qián shēn běn qí xìng, yú yì fēi yǒu yì.
潛深本其性,魚亦非有意。
fú yáng huò zài zhǔ, bù néng zhōng zì mì.
浮陽或在渚,不能終自秘。
huò wèi jī suǒ qū, wēi jī zài xiāng ěr.
或為饑所驅,危機在香餌。
qīng sī yǐn xiān gōu, xìng mìng kùn dāo jǐ.
輕絲引纖鉤,性命困刀幾。
yú yǐ wèi dé pēng, wǒ yǐ míng zì lèi.
魚以味得烹,我以名自累。
ān dé liǎng xiāng wàng, róng wǒ cóng cǐ shì.
安得兩相忘,容我從此逝。
“容我從此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