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倚玉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光倚玉樹”全詩
桂朽有遺馥,鶯飛安可待。
塵沙藹如霧,長波驚飆度。
雁起汀洲寒,馬嘶高城暮。
銀釭倦秋館,綺瑟瞻永路。
重有攜手期,清光倚玉樹。
(以上見張為《主客圖》)。
分類:
作者簡介(羊士諤)

羊士諤(約762~819),泰山(今山東泰安)人。貞元元年禮部侍郎鮑防下進士。順宗時,累至宣歙巡官,為王叔文所惡,貶汀州寧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獎,擢為監察御史,掌制誥。後以與竇群、呂溫等誣論宰執,出為資州刺史。士諤工詩,妙造梁《選》,作皆典重。與韓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稱。著集有《墨池編》、《晁公武郡齋讀書志》。
《句》羊士諤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句》是唐代羊士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泉留古韻,笙磬想遺音。
桂朽有遺馥,鶯飛安可待。
塵沙藹如霧,長波驚飆度。
雁起汀洲寒,馬嘶高城暮。
銀釭倦秋館,綺瑟瞻永路。
重有攜手期,清光倚玉樹。
譯文:
風和泉水留住了古老的韻律,笙磬的聲音仿佛還在回蕩。
即使桂樹老去,仍然散發著馥郁的香氣,但黃鶯已經飛走,不再等待。
塵沙彌漫,仿佛迷霧一般,長波驚起風濤。
寒鴻起飛,停在汀洲上,馬嘶聲響在高城中,天將黃昏。
香爐中的銀燭燃盡,秋天的宮殿顯得疲倦,我凝視著遠方無盡的道路。
我們重逢的約定,清光倚靠在玉樹旁。
詩意:
《句》這首詩詞以唐代的典型風格,表達了作者對于光陰流逝和歲月更迭的感慨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音樂的比喻,表現了時光的變遷和人事的離合。風和泉水代表著古老的聲音和歷史的遺韻,而桂樹的香氣和黃鶯的離去則象征著美好事物的消逝。詩中還描繪了塵沙彌漫、寒鴻飛起和馬嘶聲響等景象,展示了時光的無情和生活的艱辛。最后,作者表達了對于重逢的期待和對未來的希望,清光倚靠在玉樹旁,寄托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賞析:
《句》這首詩詞以唐代的典型藝術手法,通過景物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深沉思考。詩中的自然景物和音樂元素巧妙地與人生的起伏和變化相結合,給人一種靜謐而深遠的感覺。通過描繪桂樹的香氣逐漸消散、黃鶯的飛走等形象,表現了美好事物的短暫和人生的無常。同時,詩中的塵沙藹如霧、長波驚飆度等描繪自然景物的詞句,以及雁起汀洲寒、馬嘶高城暮等表達情感的詞句,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沖擊,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感染力。最后兩句“銀釭倦秋館,綺瑟瞻永路。重有攜手期,清光倚玉樹”表達了對于重逢和未來的希望,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溫暖和寄托。整首詩詞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傳遞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變化的感慨,同時展現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
“清光倚玉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fēng quán liú gǔ yùn, shēng qìng xiǎng yí yīn.
風泉留古韻,笙磬想遺音。
guì xiǔ yǒu yí fù, yīng fēi ān kě dài.
桂朽有遺馥,鶯飛安可待。
chén shā ǎi rú wù, cháng bō jīng biāo dù.
塵沙藹如霧,長波驚飆度。
yàn qǐ tīng zhōu hán, mǎ sī gāo chéng mù.
雁起汀洲寒,馬嘶高城暮。
yín gāng juàn qiū guǎn, qǐ sè zhān yǒng lù.
銀釭倦秋館,綺瑟瞻永路。
zhòng yǒu xié shǒu qī, qīng guāng yǐ yù shù.
重有攜手期,清光倚玉樹。
yǐ shàng jiàn zhāng wèi zhǔ kè tú.
(以上見張為《主客圖》)。
“清光倚玉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