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風小作湖山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培風小作湖山隱”全詩
培風小作湖山隱,九萬扶搖正好看。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是宋代廖行之所創作的一組詩詞。這組詩詞表達了對宗秀才惠的贊美和景物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景和人文風采的賞識。
這組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一
藉甚家聲杜小冠,
公候袞袞照門闌。
培風小作湖山隱,
九萬扶搖正好看。
二
千里岳陽歸未得,
一天煙水獨忘機。
云鶴初過南樓影,
勝游無計到東籬。
三
黃鶯百囀綠楊堤,
春色只應天上知。
燕子知春愁不愁,
垂淚銜花落翠枝。
四
倚杖云梯探竹徑,
丹青妙境繞庭闈。
春思遙天生白蘋,
一封書札寄扁舟。
五
春草盡來紅蓼岸,
山櫻初放白云端。
芳菲爛熳如霞出,
誰似楊花伴曉寒。
六
半窗風雨半窗月,
一夜東籬墜夢痕。
春雁寒云休誤信,
碧紗窗下燕新婚。
七
晚景蒼茫如舊時,
江城扁舟夕照西。
寒煙衰草愁無限,
故人何在問青雞。
這組詩詞充滿了自然景致和對人情世故的描繪,以及對友誼、季節和人生的思考。廖行之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湖山的美麗和變幻,展現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感慨。
這些詩詞中融入了季節變遷的意象,如春草、山櫻、綠楊等,以及動物的形象,如黃鶯、燕子和春雁。這些元素與作者的感受相互呼應,傳達出春天的生機勃勃和美好景色的魅力。
廖行之還通過對友情和鄉愁的表達,表現了對故友的思念和對家鄉的眷戀,使這組詩詞更富有情感共鳴。
整體而言,這組詩詞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自然的壯麗和人生的情感,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讀者可以通過賞析這些詩詞,領略到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
“培風小作湖山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ōng xiù cái huì shī qī shǒu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
jí shén jiā shēng dù xiǎo guān, gōng hòu gǔn gǔn zhào mén lán.
藉甚家聲杜小冠,公候袞袞照門闌。
péi fēng xiǎo zuò hú shān yǐn, jiǔ wàn fú yáo zhèng hǎo kàn.
培風小作湖山隱,九萬扶搖正好看。
“培風小作湖山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