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無愧前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無愧前哲”全詩
幾年費勞來,經旱復騷屑。
有底田多稼,民情洽歡悅。
洋洋康賴歌,今無愧前哲。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送岳陽陳倅秩滿還朝八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岳陽陳倅秩滿還朝八首》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岳陽為背景,描繪了岳陽地區的繁榮景象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表達了作者對岳陽的祝福和對陳倅恢復官職的祝賀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暫時無法提供,但我們可以分析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詩意主要表現了以下幾個方面:
1. 繁榮景象:詩中描繪了岳陽地區的繁榮景象,描述了有底田多稼、民情洽歡悅的情景。這種繁榮是由于陳倅的政績和民眾的努力,使岳陽重現昔日的安寧與富饒。
2. 幸福生活:詩中提到民眾洋洋康賴地歌唱,表達了人們生活幸福和滿足的心情。通過描寫人民的歡樂,展現了岳陽地區的和諧與幸福。
3. 志向追求:詩中提到"重湖昔苦兵,流亡動輕別",暗示了岳陽地區曾經歷過戰亂和流亡的艱辛,但如今經過陳倅的治理,恢復了安定的局面。作者表達了對陳倅的敬佩和對他恢復官職的祝賀之情。
4. 前哲之崇拜:詩中提到"今無愧前哲",表達了對古代先賢的崇敬和敬仰之情。作者認為陳倅以其杰出的才干和領導能力,繼承了前賢的智慧和才德,在治理岳陽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賞析:
這首詩以岳陽為背景,以岳陽地區的繁榮景象和人民的幸福生活為素材,展現了岳陽地區的安定和繁榮。通過描繪民眾洋洋康賴地歌唱和有底田多稼的景象,詩中展現了人民的幸福和對陳倅的贊頌。同時,作者也表達了對陳倅的敬佩和對他恢復官職的祝賀之情。通過對岳陽的贊美和對前賢的崇敬,詩中蘊含了對和平與繁榮的向往,以及對領導者智慧和能力的崇拜。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岳陽地區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情感。它既是對岳陽地區的贊美,也是對領導者的歌頌,同時又融入了對古代先賢的崇拜,展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理想社會的向往。
“今無愧前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uè yáng chén cuì zhì mǎn hái cháo bā shǒu
送岳陽陳倅秩滿還朝八首
zhòng hú xī kǔ bīng, liú wáng dòng qīng bié.
重湖昔苦兵,流亡動輕別。
jǐ nián fèi láo lái, jīng hàn fù sāo xiè.
幾年費勞來,經旱復騷屑。
yǒu dǐ tián duō jià, mín qíng qià huān yuè.
有底田多稼,民情洽歡悅。
yáng yáng kāng lài gē, jīn wú kuì qián zhé.
洋洋康賴歌,今無愧前哲。
“今無愧前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