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出緡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年出緡錢”全詩
自古斯有年,寢遠失初意。
今年出緡錢,樂歲怨狼戾。
此法竟施行,農民等蒙惠。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壽湖南管倉五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壽湖南管倉五首》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糴慮國深,
公囷匪邦積。
自古斯有年,
寢遠失初意。
今年出緡錢,
樂歲怨狼戾。
此法竟施行,
農民等蒙惠。
詩意:
這是一首描述壽湖南管倉的五首詩詞。詩中表達了廖行之對國家糧食儲備和農民福利的思考和關切。他認為平穩的糧食儲備是國家安定的基礎,但是現實情況下,公共倉庫中的糧食卻沒有積累起來。作者嘆息著說,自古以來就有這個問題存在,政府對糧食儲備的重視與實際的情況相去甚遠。他感嘆現在政府對于糧食儲備的態度已經遠離了初衷。今年政府動用了大量的資金來購買糧食,但農民們卻因此而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然而,這種政策還是被繼續執行,農民們只能默默忍受這種不公。
賞析:
廖行之的《壽湖南管倉五首》以簡潔的詞句表達了他對國家糧食儲備和農民福利的憂慮和不滿。他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揭示了政府對糧食儲備問題的漠視和農民們在這個過程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詩歌中的言辭直接而真實,展現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態度。
詩中的"平糴"指的是平穩的糧食儲備,"公囷"指的是公共倉庫。作者通過這些詞語的運用,揭示了政府對糧食儲備問題的關注度不夠,以及公共倉庫中糧食積累不足的現狀。
廖行之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和對農民們遭受不公的同情之情。他通過這首詩詞,希望能夠引起人們對糧食儲備和農民福利問題的關注,呼吁政府重視并解決這些問題。
總的來說,廖行之的《壽湖南管倉五首》是一首具有社會批判意義的詩詞作品,通過對國家糧食儲備和農民福利問題的揭示,讓人們思考社會公平和政府責任的重要性。
“今年出緡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òu hú nán guǎn cāng wǔ shǒu
壽湖南管倉五首
píng dí lǜ guó shēn, gōng qūn fěi bāng jī.
平糴慮國深,公囷匪邦積。
zì gǔ sī yǒu nián, qǐn yuǎn shī chū yì.
自古斯有年,寢遠失初意。
jīn nián chū mín qián, lè suì yuàn láng lì.
今年出緡錢,樂歲怨狼戾。
cǐ fǎ jìng shī xíng, nóng mín děng méng huì.
此法竟施行,農民等蒙惠。
“今年出緡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