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仁聞鎮長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能仁聞鎮長流”全詩
皆言此日孫夫子,還是當年郭細侯。
不信民情容易得,可能仁聞鎮長流。
而今九君皆膏澤,看取黃云萬頃秋。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上湖南孫漕四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湖南孫漕四首》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湘欲湘人百不憂,
田無異論只歌謳。
皆言此日孫夫子,
還是當年郭細侯。
不信民情容易得,
可能仁聞鎮長流。
而今九君皆膏澤,
看取黃云萬頃秋。
詩意:
這首詩詞是以湖南的孫漕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孫漕的贊賞和敬意。詩中提到了湘人無憂、田間歌唱,將孫漕與當年的郭細侯相提并論,強調孫漕的卓越才能和仁德之舉。作者堅信民眾的感情是能夠獲得的,而仁愛之名會流傳久遠。最后,作者稱贊了九位統治者,將目光投向蒼茫黃云之上,展望著豐收的秋景。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湖南孫漕的歌頌,展現了作者對孫漕的崇敬之情。孫漕被描繪為一個仁愛之人,他的行為和品德讓人們對他充滿了信任和敬仰。作者通過對湘人無憂和田間歌唱的描繪,表達了孫漕治理湖南的成就和人民對他的擁護。將孫漕與郭細侯相提并論,彰顯了孫漕的杰出才能和高尚品德。詩中的“不信民情容易得,可能仁聞鎮長流”一句,表達了作者對人民感情的重視,他相信仁愛之名會流傳久遠。最后,作者稱贊了九位統治者,表達了對他們的敬佩。黃云和萬頃秋景的描繪,給人一種廣闊和豐收的感覺,也象征著國家的繁榮和和諧。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孫漕的歌頌,表達了對仁愛之人的贊美和對國家繁榮的希望。同時,詩中運用了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使詩詞更具意境和美感。
“可能仁聞鎮長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hú nán sūn cáo sì shǒu
上湖南孫漕四首
xiāng yù xiāng rén bǎi bù yōu, tián wú yì lùn zhǐ gē ōu.
湘欲湘人百不憂,田無異論只歌謳。
jiē yán cǐ rì sūn fū zǐ, hái shì dāng nián guō xì hóu.
皆言此日孫夫子,還是當年郭細侯。
bù xìn mín qíng róng yì dé, kě néng rén wén zhèn cháng liú.
不信民情容易得,可能仁聞鎮長流。
ér jīn jiǔ jūn jiē gào zé, kàn qǔ huáng yún wàn qǐng qiū.
而今九君皆膏澤,看取黃云萬頃秋。
“可能仁聞鎮長流”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